很多人以為脂肪肝離我們很遠,其實未然。據了解,近年來脂肪肝的發生率在現代都市人中越來越高,一些中青年人,尚未發生高血壓或糖尿病,卻先得了脂肪肝,專家認為,對付脂肪肝,預防遠比治療有意義。目前尚沒有針對脂肪肝的特效藥,主要的治療手段是節食、運動減肥和改變生活方式,輕度脂肪肝患者要多進食蔬菜和水果。
發展成脂肪性肝炎會危及生命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人在單位體檢時都會查出脂肪肝。對此,有人不以為然,有人大為緊張。那么,脂肪肝對人體健康到底會有哪些危害呢?專家告訴記者,脂肪肝的病理類型包括單純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后者可以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脂肪肝在發達國家的死亡率排在第5位,僅次于心臟病、腦血管意外、肺疾病和腫瘤之后。“當然,目前絕大多數人在體檢中發現的脂肪肝大多都是單純性的脂肪肝,而且以輕度為主,但如果不加以控制,最后發展成脂肪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也不是沒可能的。”
除了危害較大的脂肪性肝炎,專家指出,脂肪肝還與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有著密切關系,“可以說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代謝綜合征在肝臟的表現,而脂肪肝人群發生代謝綜合征的機會往往比一般人群高。”
脂肪肝要靠飲食控制和運動
專家說,脂肪肝不像糖尿病或高血壓,藥物治療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相反,目前醫學上還沒有任何一種對付脂肪肝的特效藥。但脂肪肝其實又是可逆性病變,尤其是目前大多數患者都屬于輕度的單純性脂肪肝,這時是不需藥物治療的,通過持之以恒地進行飲食調節,并配合適當的運動,可以使細胞內沉漬的脂肪逐漸減少,肝功能恢復正常。
但值得注意的是,發展到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往往會有轉氨酶異常升高的表現,除了改變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外,還需要藥物治療,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藥物。脂肪肝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患者最好不要擅自購買市面上的所謂“奇效保肝藥物”,它們治療脂肪肝起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飲食調整要關注總熱量的攝入
那么,輕度脂肪肝患者又該如何通過飲食控制治療脂肪肝呢?
專家說,控制飲食關鍵在于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一般來說,一個成年人每天所攝入的總能量應控制在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20~25千卡左右,不宜吃得太飽和太油膩;同時可適當多選用脫脂牛奶、雞蛋清、魚類、蝦類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動物內臟、蛋黃、蟹黃、魷魚、沙丁魚、腦髓、魚卵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是必須限制食用的。
除了膽固醇,還應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有些人以為不吃肉了,就增加飯量,但其實米飯、面食等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也是會轉化為脂肪的。”所以最好選用粗糧及小米等糧谷類,不吃或少吃精制糖類、蜂蜜、果汁、果醬、蜜餞和各類甜點心。同時,輕度脂肪肝患者每日食鹽量應在5克以下。專家建議,輕度脂肪肝患者要多進食蔬菜和水果;不宜喝可樂、雪碧等高糖飲料,要多飲綠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獼猴桃和山楂飲料;最好戒酒,因為酒精會加重脂肪肝程度,并對肝臟有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