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施工現場航拍。 陳漢祥 攝
僅用32天就實現乙烯五塔“塔起燈亮”,刷新國內石化行業新紀錄;1號罐區44臺大型球罐完成全面封頂,創造國內新的施工紀錄;全球最高、最重的EO/EG洗滌塔運抵現場,正在開展防腐保溫等“穿衣戴帽”作業……連日來,福建省迄今為止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緊鑼密鼓推進,僅一年時間,項目就取得總體進度超過50%的顯著進展,并屢創國內新的施工紀錄。
作為中沙兩國深化能源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成果,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在書寫一份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的亮眼答卷。在超限塔器與巍峨裝置間,記者探訪一支支實力硬核的工程“戰隊”,解鎖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高質高效推進的建設密碼。
攻堅克難,跑出“加速度”
走進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建設現場,一座“鋼鐵巨人”正拔地而起,1.1萬余名建設者以“滿弓”之勢投入項目各項建設中。現場塔器林立,焊花飛濺,縱橫交錯的全廠管廊似銀色血脈連接四方。
其中,年產能最高可達180萬噸的乙烯裝置相當于整個裝置的“心臟”。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乙烯單體設備,同時,也是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龍頭和核心裝置,在整體項目中工程量最大、施工難度最高、建設工期最長。
面對設備集中到貨、交叉作業復雜等多重考驗,中國寰球公司現場施工經理陸江帶領200多名建設者三班倒開展作業。“今年初,我們24小時不停工,進行乙烯五塔的勞動保護、‘穿衣戴帽’、保溫保冷等作業,各專業各環節之間做到無縫銜接,保證施工的連續性和高效性。今年春節,吊裝提前完成,為后續施工贏得了主動。”陸江十分感慨。
“在總承包單位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帶領下,我們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承建乙烯裝置。六建負責裂解單元,我們負責分離單元。”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建公司”)項目經理王吉余向記者介紹,公司此次承建的分離單元,施工量大概占整套乙烯裝置的65%左右。
連日來,來自四建公司的10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分布在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乙烯裝置的急冷區、壓縮區、熱分離區、冷分離區多個施工點位,有序開展設備安裝與管道鋪設等各項工作。
“為建優龍頭裝置,我們將乙烯塔的保冷材料由泡沫玻璃改為彈性體,施工更簡單,效率更高,21天便完成了乙烯塔的保冷工作;通過精細調度,10天內連續完成4臺千噸級以上大型設備的安裝任務。”王吉余表示,項目錨定2026年元旦前實現乙烯裝置分離單元機械中交的任務目標。
“起運”千鈞,冠軍風采
俯瞰整個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作業區,“重”“大”二字瞬間變得具象。動輒幾百噸、上千噸的“龐然大物”,每一次“站立”“遷徙”都是場硬仗。要將它們順利送抵、精準吊裝,背后離不開一群“吊裝高手”和他們的“超級裝備”。
中石化重型起重運輸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起運公司”)是這場“搬運大戰”的主力軍。企業在2024年度全球吊裝公司IC100排名中位列第七,十年累計實現吊裝工程量超200萬噸。
在古雷半島奮戰的120天里,由起運公司與徐工集團聯合研發的“全球首臺問世的4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戰功卓著。這臺“大國重器”出色地完成了中沙古雷乙烯項目7臺、總重量達9200噸的超限塔器的吊裝。
“它在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吊裝總量,相當于把65架波音747送上云端。”起運公司項目經理陳濤自豪地表示,這臺“巨無霸”的吊裝精度可達毫米級。在此之前,這臺起重機還跟隨起運公司順利完成了海峽兩岸最大的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項目,以及福海創PX/PTA等重大項目千噸級以上超限塔器的吊裝任務。
施工方告訴記者,下一戰更硬核:一臺全球僅兩臺的5000噸級龍門液壓提升機已組裝完成。5月,它將挑戰項目最高、最重的設備——109米高、凈重超2500噸的EO/EG洗滌塔。
據悉,EO/EG洗滌塔主要用于凈化氣體、回收有用物質、保護設備和減少污染等,是確保裝置高效運行的重要環節和核心引擎。
在EO/EG裝置區,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簡稱“十建公司”)的780名建設者正參與焊接、保溫等各項作業。其中,有近300人重點圍繞C-0115洗滌塔開展錯峰錯位錯時段施工。
“目前,EO/EG裝置的19臺塔器已全面進入‘穿衣戴帽’關鍵施工階段,這就像為巨人穿鎧甲。”十建公司項目副經理成民亮表示,C-0115洗滌塔的附塔平臺及管道支架焊接安裝已完成超98%,正在推進附塔管道支架防腐和設備筒體保溫收尾等工作。
在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現場,還有一支“罐軍”團隊——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建設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罐區項目,包括低溫罐、球罐、常壓罐等三大類儲罐共計105座儲罐。它們承擔著總體項目原材料和產品儲存等重要任務,相當于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超級倉庫”。
南京工程公司項目經理邢晨介紹,“五一”假期,整個儲罐區域有各級管理和建設人員共1300余人,大家齊心協力推進項目建設,分布在1號罐區和2號罐區開展罐體焊接、試壓、試水以及動靜設備和管道安裝等各項作業。
走進1號罐區施工現場,由近800名建設者組成的18支攻堅戰隊緊密協同,各道工序高效銜接。1號罐區項目經理毛加鑫告訴記者,自儲罐區域開工以來,公司已先后組織三次勞動競賽,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兩支隊伍始終沖鋒在前,工程建設節點喜報頻傳——
4月初,1號罐區44臺大型球罐順利實現全面封頂,歷時162天完成安裝,創造了國內同類型裝置的施工紀錄,為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乙烯裝置“開車”奠定了重要基礎;緊接著,由南京工程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4.8萬立方米低溫乙烯儲罐氣壓升頂作業成功,全流程數字化監控與精準調度克服了拱頂跨度大、氣壓需求高、高空作業風險多等挑戰,確保穹頂平穩提升至設計位置,實現全過程“零事故、零偏差”……
“我們計劃在6月30日完成‘全部105座儲罐主體封頂、工藝管道安裝與鋼結構搭建全面收官、罐區80%以上焊接進度’等三大核心目標。”毛加鑫表示。(福建日報記者 蘇益純 通訊員 牟洋 盧冠瓊 柯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