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點位于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等部位的出血。國外資料顯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約占年均總住院人數的0.1% ,其病死率接近10%。國內目前尚無相關資料。上消化道出血該不該禁食,什么情況下該禁,什么情況下不該禁,這些尺度如何把握?
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因進食使出血加重或再次出血,以利于出血創面的愈合。但是,禁食也會造成病人體質下降而有壞處。因此,不能 對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分情況一律禁食;要根據不同的出血疾病、出血量的多少、惡心嘔吐等情況來區別對待。一般的潰瘍病出血可少量多餐、進流食軟 食。如大量出血時,一般主張禁食24~48小時,過后給以少量多餐的流質軟食。如禁食時間過長,因病人處于饑餓狀態,熱量供應不足,維生素及電解質缺乏, 就會使機體抵抗力減弱,血凝降低及電解質紊亂。同時,胃腸因饑餓過甚而蠕動增強,反而可能促進出血。凡出血伴有劇烈惡心、嘔吐或胃底靜脈破裂大出血者,則應禁食一段時間。待癥狀減輕與出血停止后,先給流食、然后逐漸改為經常性軟質飲食。胃潰瘍病出血,不需要完全禁食。而肝硬化,食道、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出血量較大,進食會加重出血,就必須先禁食,積極治療出血,待病情穩定、出血停止后,才能少量進流食,并且要堅持經常性軟質飲食, 以避免硬質食物劃破已曲張的靜脈血管造成再次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病,常因發病較急而又診斷不清會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