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出現胃部不適的癥狀,尤其是在吃了不適合的東西以后更覺難受,往往上醫院專家門診看病,但這種胃病還是會反復發作讓人們總是無法緩解。
夏天時我們常吃一些涼性的東西或者冰飲料來給自己降溫,殊不知,在自己的威力已經埋了隱患。在中醫學中,胃部不適通常分為寒熱、虛實之癥。
實寒證,即寒邪侵犯了胃,是因受寒或過食生冷而引起的疾病,以上腹部發涼、冷痛脹滿甚至劇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解為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療以散寒止痛為主,可用厚樸溫中湯。
虛寒證,即脾胃虛寒證,是由脾胃陽虛、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疾病。老百姓口中的“胃寒”多屬于這一類型,主要癥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后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癥狀加重等。特點為病程長、病勢較緩,治療以溫中散寒為主,可用附子理中丸。
脾胃氣虛證,是由脾胃功能減弱引起的疾病,以上腹部隱痛、吃飯不香、食后腹脹、惡心想吐、打嗝、大便稀溏、乏力為臨床表現。這類比脾胃虛寒證的病情輕,治療上以健脾益氣為主,可用四君子湯。
實寒證和虛寒證,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影響。此外,胃部不適還可能與濕、積、食、熱、淤等有關。
胃寒治療一般采用中醫食療方長期堅持食用可有效改善胃部不適,需根據胃寒的具體癥狀調整健康飲食習慣才能改善胃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