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降雨增多,南風天再次來到人們的生活中。溫暖、潮濕是細菌病毒滋生的最佳條件,帶飯族如果在帶飯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細菌有機可趁,甚至造成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問題。那么,帶飯族們該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一、充分加熱食材,保證食材熟透
東京都文京區赤堀烹飪學校校長赤堀博美指出,在烹飪的過程中,充分加熱是殺 菌并保證飲食安全的基本。腸道出血性大腸菌O157只要在75℃加熱一分鐘以上即可被殺死,沙門氏菌、腸炎弧菌通過加熱后也基本能被殺死。帶飯族應當少帶生食,盡量以熟食為主。
另外,雞蛋、牛肉、豬肉等食材常常被烹飪為半生不熟的狀態,但在細菌滋生的季節里,應當避免這種烹飪不完全的吃法,盡量以全熟料理為主。
二、充分利用調味料的殺菌特長
在調味料中,醋的殺菌效果非常出眾,可以適當地充分利用。在將飯放入便當盒之前,先用醋將便當盒擦拭一遍就可以有良好的殺菌效果。
三、注意減少便當盒中的水分
食物中的細菌常在溫度高、水分足的地方繁殖,如果料理盒中水分多、溫度高,很容易給細菌搭建出繁殖的空間。因此在裝盒之前,應當先等菜涼了以后再裝入飯盒中,降低溫度和濕度,如果有條件還應當將便當盒放入冰箱中低溫保存。
四、食材買來后注意低溫保存
食材在購買來以后,保存的過程中也最好放在冰箱中低溫保存。如果是水分較多的蔬菜,將其稍微處理下再放入冰箱中保存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另外如黃瓜、蘿卜之類的蔬菜,如果決定用它們來涼拌,涼拌好以后再加醋冷藏保存比較好,吃起來也比較方便。而米飯在放入冰箱中低溫保存過后口感會變差,因此不妨在保存之前先將米飯炒一炒,冷藏后拿出來再吃口感會比較好。
五、注意廚房衛生,預防食物中毒
想要預防食物中毒,不光食材、飯盒等需要注意,做菜的環境也需要保持衛生,東京都福祉保健局食品危機管理執行課長中村重信表示:“即使再怎么注意食材和烹飪的衛生,一旦使用了不干凈的烹飪器具,就很容易使細菌附著于食材上,那么之前的一切注意就都白費了?!?/P>
切生食和切熟食的菜刀要分開。如果用切肉的到去切做生菜沙拉要用的蔬菜,肉上的細菌就會附著于蔬菜上,如果直接將生菜吃進去,細菌就有可能進入人體。另外菜板也最好將生熟兩用的分開,如果實在只能用一塊,在切完生食以后也要注意用熱水清洗干凈。
使用菜板之前也最好先清洗一遍。菜板在不用的時候會有大量的細菌附著于其表面,如果直接用菜板來切菜切肉,這些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很容易轉移到食材上,因此,在開始烹飪時也應當注意將菜板用熱水和洗滌劑清洗一遍。
六、保存食材有技巧,吃多少解凍多少
食材的冷凍保存應當注意,盡量避免將食材拿出冰箱,解凍后發現不用又放回去的狀況,因為這樣反而更容易讓食物受到菌落繁殖的威脅。只需要將需要使用的部分解凍,解凍后馬上烹飪并進食會更好。另外,由于冷凍食品在冷凍狀態下其營養也會流失,因此無論如何也應當在一個月內將其吃完。為了讓自己明確食材在冰箱中的儲存時間,儲存前建議在包裝袋上貼上購買日期,以防吃到放置太久的食物,既沒有營養,還存在健康隱患。
另外,蔬菜的保存應當特別注意保持蔬菜的水分,在將蔬菜放入冰箱時最好用濕潤的毛巾或紙巾將蔬菜包裹起來以后再放入冰箱中,卷心菜之類的蔬菜應當將菜心剝出來,將濕潤的紙巾放到菜心處后再將菜葉包裹起來儲存。而一般能在常溫下保存的土豆、番薯等蔬菜,如果到了夏季,天氣炎熱,也最好放入冰箱中保存,為了保持其風味,最好用報紙包裹后再放入冰箱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