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北漂張明決定在3月31日作出改變。
此前,張明在一家央企設計院做著朋友羨慕的工作,朝九晚五,福利超好。但工作之外,他把業余時間都花在了一些長輩看起來不著調的事情上——寫文章、剪片子、拍旅行紀錄片。
當他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想法,想要把這些愛好變成新的工作時,阻力出現了。在一些老一輩的雄縣人看來,誰家要是有孩子去北京的國企工作,“算是走上了所謂的人生巔峰”,父母會覺得特別有面子。張明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明確不贊同張明辭職,哪怕兒子說了這份工作的各種不好,甚至都發火了。
所以,3月31日作出不再續約的決定后,張明突然覺得壓力好大。作為無房、無車、無妻、無孩的“四無人員”,他首先要面對的是清明回鄉時父母的盤問。
可是這一次,父母竟然同意了他的選擇。父親告訴他,不用干非以掙錢為目的工作。但張明心里清楚,父母的轉變源于4月1日雄安新區的設立,“他們覺得以后肯定經濟上不會太差,也不差我掙的那點錢。”一瞬間,張明覺得沒有壓力地追求夢想真的特爽!
在4月1日新華社刊發的報道中,設立雄安新區被稱為是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而對于包括張明在內的110萬雄安新區人來說,命運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愚人節的特大驚喜
種種跡象表明,設立雄安新區的前期工作準備了很久。張明今年3月回過一次雄縣,他發現當地開始整治污染工廠,很多工程停工、樓盤停售,每年春天常見的自蓋房被叫停了。那時候,張明就覺得可能會有什么事情發生。
不過,48歲的雄縣人張勝民在4月1日上午第一次看到雄安新區的消息時,因為事情比較多,當時并沒有當真。晚上6時左右,以前的同事突然從北京給張勝民打來電話,告訴他:“明天上你們雄縣去。”此時張勝民依然沒有往買房的事情上想,他還以為這些同事要在清明節期間找他玩。直到晚上收看新聞聯播,他才高興地發現,雄安新區來了!
在200多公里外的石家莊,容城籍小伙子楊冰剛剛健身回來,就收到了同事們接二連三的調侃。“我辦公室的同事都喊:哇!億萬富翁回來了。好多人都開玩笑說,你們家有多少地、幾套房,是不是一下子發財啦?”楊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