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為人生增閱歷添厚度
對于怎樣度過高考后的長假,一些過來者回首往事,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在華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蘭州小伙王豪就讀大二,聊起高考后的假期,他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受益匪淺。
王豪的父母都有自己獨立的公司,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高中畢業的王豪就想自己早點賺錢,爭取早日經濟獨立。母親經營一家音樂餐廳,高考結束后,王豪成了餐廳的駐唱歌手。
一段時間后,王豪提出想和同學一起去酒吧打工,獨自去外面鍛煉。母親答應了王豪的請求,給他聯系了一家自閉癥兒童幼兒園做志愿者。
在自閉癥兒童幼兒園,他覺得自己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一個月打工結束了,王豪卻收到了幼兒園發的報酬,可只有母親和園長知道,王豪是一名志愿者,他的工錢是母親支付的。
“以前十幾年都在學校度過,高考后是了解社會的好時機,機會難得,可以多多嘗試,開闊眼界,鍛煉膽識,增加生活閱歷。”王豪說。
來自甘南藏區的李國如今在甘肅省省直機關工作,回憶起14年前的高考,32歲的他感覺一切仿佛歷歷在目。
面對3個月的漫漫長假,身為教師的父親已經給他聯系了打工的地方。“縣里沒什么企業,就讓我去磚瓦廠拉土坯。”
起初,每天兩小時的重體力勞動讓他覺得吃不消,一星期過去后,才逐漸適應了磚廠當工的生活。“每天和農民工一起勞動吃飯,飯量大增,也深感到生活的不易”。
“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么多選擇,磚瓦廠一個假期的打工也收獲滿滿。”說起自己的高考假期,李國覺得很有意義,在和農民工在一起的日子里,懂得了尋常人生活的艱辛,豐富了生活閱歷,增加了人生的厚度,也更加珍惜當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