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3年,又有一批和市民“娛、行、住、游、醫”等息息相關的新景觀、新樞紐、新居所、新樂園、新大樓即將竣工或投用,為廈門人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新年第一天,廈門日報拍客團的拍客們和記者一起,走進部分折射城市發展速度與溫度的新項目,用鏡頭為您“劇透”廈門市今年的新變化、廈門人將迎來的新生活。
市民游客元旦漫步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于山林間遠眺大海、盡攬城市之美、展望美好未來。(廈門日報拍客 吳智慶 攝)
【娛】新景觀
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山中觀海盡攬城市之美
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將于近日正式開放。步道全長約13公里,起于東山水庫,穿越東坪山,終于環島路,沿線設置龜石望頂、萬石蒼海、盼歸塔、“聊固吾圉”摩崖石刻、天泉步道廣場等景觀節點,為市民游客帶來“游山”“觀城”“望湖”“看海”的豐富體驗。其中,“林中段”以東坪山自然山體森林為背景,穿梭于林間,奇峰異石,鳥語花香,林中探幽;“觀城段”登高遠望,盡攬城市發展之美;“望湖段”近賞凌波碧潭、花草縈映,擁抱自然;“看海段”山中觀海,海風拂面,遠眺金門。
隨著林海線二期的開放,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全線也基本貫通。作為廈門島“一環三水兩橫兩縱”健康步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海線全線長約31公里,與山海健康步道云海線、云頂路空中自行車道相互聯通,形成集生態改善、文化展示、休閑健身、觀景旅游功能于一體的步道系統。
廈門北站新建高鐵站房(左)可基本實現站內多種公共交通無縫換乘。(廈門日報拍客 蔡修德 攝)
【行】新樞紐
福廈高鐵預計今年開通車程有望縮至50分鐘
廈門北站新建高鐵站房是福廈高鐵進出廈門的主要站點,項目位于廈門北站動車站房北側,總建筑面積21.3萬平方米。在外觀上,高鐵站房建筑風格與現有動車站房一脈相承,采用“坡屋面、立面柱廊、拱頂”等設計,各樓層標高也與現有北站一致,兩站廳可實現互通;站內布局上,高鐵站房采用高架站房模式,車場規劃“7臺15線”,旅客進出站實行“上進下出”。同時,站房下部還設有地鐵1號線、4號線站點,并配套公交、BRT等多種交通工具,基本實現站內多種公共交通無縫換乘。
高鐵站房預計將于2023年6月份與福廈高鐵同步投運,屆時,廈門北站年旅客發送量將是現在的2.8倍,達到5000萬人次,極大緩解福廈鐵路運力緊張的局面;廈門至福州通行時間有望縮短至50分鐘,為我省打造東南沿海“一小時經濟圈”注入強勁動力。
珩邊居住區保障性安居工程下半年完成竣工驗收。 (廈門日報拍客 陳濱濱 攝)
【住】新居所
最大在建保障性住房項目下半年竣工各類設施一應俱全
珩邊居住區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在建保障性住房項目,該項目預計2023年下半年完成竣工驗收。
項目位于廈門市翔安蔡厝片區,將建設保障性住房4888套,并配建2所15班幼兒園、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商業超市、社區生鮮超市、社區食堂等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周邊還有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九年一貫制學校、九溪口公園,規劃有地鐵線路等配套設施,供居民便利生活。項目內環境宜人,各地塊均有超大的中庭花園,一樓作為架空層,還設有配套運動健身區、閱讀區、會客廳、琴棋書畫區等供居民休閑娛樂。
值得一提的是,珩邊居住區保障性安居工程設置了376套高層次人才房,為保障翔安新機場片區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創造先決條件,拓寬了住房保障覆蓋面的“廣度”。與此同時,項目還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引入養老住宅,試點建設了138套適老化住宅,使保障房的建設呈現多樣化,以適應當前老齡化社會發展的需要。
集美兒童樂園設置七大主題游樂區供家庭親子游玩樂享。 (廈門日報拍客 李大同 攝)
【游】新樂園
集美兒童樂園預計年內免費開放
集美區最大的兒童樂園項目——位于園博苑教育島西側的集美兒童樂園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將在2023年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
集美兒童樂園項目占地3.4萬平方米,項目總建筑面積1185.35平方米,與集美新城市民廣場、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隔水相望,規劃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入園游玩。作為園博苑教育島的核心項目,集美兒童樂園根據玩法特色,設置了三角梅棧道、泡泡魚淺灘、龍舟溯流、知識之城、海灘市集、彩虹丘陵、太陽動力工廠等七大主題游樂區,有近200個無動力游樂設施,適合各年齡層兒童游玩。其中,龍舟溯流區域融合了閩南龍舟文化、水動力科普等元素,孩子們可以邊學邊玩、寓教于樂。
目前,園內的兒童游樂設施已全部安裝調試完畢,園路廣場鋪裝、景觀綠化、公共配套等工程也已完工,開放時間待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還結合教育島自身資源優勢和兒童樂園的布局,對周邊水系、環境、夜景等進行再提升。未來整個項目將交由園博苑進行管理。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新樓將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廈門日報拍客 向東 攝)
【醫】新大樓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新樓 設計門急診量每天萬人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門急診綜合大樓于2020年8月1日開始主體結構施工,2021年9月完成地下主體結構,2022年6月上部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計劃于2023年年底竣工。
該項目是市委市政府重點民生工程,選址于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總部院區內西南側、5號樓西側,總建筑面積80636平方米,是集門急診、醫技檢查、手術、住院為一體的綜合大樓(地上22層、地下3層),設計門急診量為10000人/日,設置住院床位430張、停車位426個。
門急診綜合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后,將大大改善中山醫院門急診及住院條件,解決中山醫院門診各診室和服務窗口嚴重不足的現象,同時緩解群眾看病停車難問題。屆時,中山醫院將對整體醫療布局進行調整,整合醫療資源,優化就診流程,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廈門日報記者 謝嘉迪 吳???楚燕 袁舒琪 應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