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2廈門企業100強榜單出爐,位居榜單前三強的是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集團”)、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貿控股”)、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象嶼集團”),他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195.8億元、6049.9億元、484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7%、50.5%、29.2%,營收總額和增幅都遠超上一年度同期。
和往年不同,今年還新增了建筑業企業十強。同時出爐的五個子榜單,分別是2022廈門制造業企業十強,前三強為戴爾(中國)、盛屯礦業、廈門鎢業;2022廈門服務業企業十強名單,前三強為建發集團、國貿控股、象嶼集團;2022廈門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十強,前三強為科之杰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開發晶照明(廈門)有限公司、廈門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廈門綠色企業十強,前三強為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廈門ABB開關有限公司;2022建筑業企業十強,前三強為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文/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鄧鴻雁)
【數說 廈企百強榜】
整體規模穩定增長
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2022廈企百強以2021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基準,入圍門檻突破1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72家企業連續4年上榜,其中有35家企業營業收入連續4年實現正增長,形成了企業扎根城市,與城市共同成長的良好局面。
百強企業年營業收入總和穩步上升,今年達到27893.0億元,同比增長35.5%,較2019增長90.6%。收入突破100億元企業有29家,突破200億元的企業有14家,分別比2019年增加8家和3家,呈現上升趨勢。
2019-2022年,制造業十強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9.4%,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營業收入高2個百分點,反映出受國內外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頭部制造業企業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然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成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百強企業的凈利潤額總和為633.2億元,同比增長31.4%。建發集團、象嶼集團、國貿控股凈利潤位居前三,分別為136.8億元、58.1億元、55.6億元,增幅分別為26.7%、89%、2.1%。榜單中,實現凈利潤1億元以下的企業有30家,1億-10億元的企業有50家,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4家;凈利潤10億元以上的企業較2019年增加4家。連續上榜72家企業中,68家企業連續4年保持凈利潤為正,12家企業保持凈利潤正增長。
經濟社會貢獻度持續提升
納稅總額創歷史新高
百強企業納稅總和達1058.9億元,同比增長26.5%,納稅總和及增幅均達到歷年最高。納稅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29家,納稅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17家,納稅額在1億元-5億元的33家,納稅額在5億元以上的21家。在連續上榜的72家企業中,有16家企業的納稅總額連續4年保持正增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2百強企業用工人數總和達到46.3萬人,其中制造業十強企業用工人數占百強企業用工數的12.7%,服務業十強企業用工人數占百強企業用工數的25.0%,呈現頭部企業對穩就業的積極貢獻。連續上榜的72家企業中,有16家企業連續4年用工人數保持正增長。
創新動能加快釋放
專利數量持續上升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榜單顯示,2022廈門百強企業總研發投入178.1億元,同比增加80.5%。71家企業有研發投入,總量、增速與有研發投入的企業數均達到歷年新高。連續上榜的72家企業中,有48家企業連續4年有研發投入,其中有15家企業研發投入保持正增長。研發投入排名首位的億聯網絡堅持“研發制勝”,自主品牌Yealink暢銷歐美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IP話機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視頻會議系統出貨量全球第五。
專利數量持續上升,百強企業整體創新能力領先全省平均水平。2022廈門百強企業擁有專利總數38094項,同比增長8.6%,比全省百強企業多2425項;發明專利17982項,同比增長13.3%,比全省百強企業多7004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90項,同比增長1.75倍,比全省百強企業多12項。擁有專利數前三的為金圓集團、立達信、松霖科技,分別占全市百強企業專利總量的24.8%、8.6%、6.9%。
【亮點】
國企平臺及融合功能持續增強
積極融入“雙循環”
廈門國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打造公共平臺和混改并購等方式,在增強自身發展實力的同時,主動融入內外雙循環的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融合,成為國有企業之中特有的“廈門現象”。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廈門市屬國企資產總額2萬億元,同比增長20.7%;所有者權益6366億元,同比增長18.1%;營收2.1萬億元,同比增長39.2%;利潤總額385億元,同比增長8%。在2022《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建發集團(第77位)、國貿控股(第106位)、象嶼集團(160位)排名較上年度分別上升71位、65位、29位,這也是建發集團、國貿控股連續第6次,象嶼集團連續第5次上榜世界500強。
與全國國有企業主要效益指標相比,廈門上榜國有企業總營業收入增速為42.8%,納稅總額增速為32.7%。三大國企增長勢頭更加強勁,總營業收入和納稅總額分別高出全國29.9、32.8個百分點,充分展現了國有企業對經濟增長穩定器、壓艙石的積極作用。
持續深化“走出去”戰略,2021年我市上榜國有企業的海外營業收入、海外資產、海外員工數分別為11567億元、527億元、918人,分別是2020年的7.82倍、1.85倍、1.76倍。建發集團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在越南、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業務機構,并與6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貿易合作。象嶼集團深耕“一帶一路”,在印尼投資建設年產250萬噸不銹鋼冶煉一體化項目,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成為迄今為止廈門國企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
我市國有企業發揮自身投資和供應鏈優勢,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助力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融合,以國有資本帶動社會資本,成功搭建國有資本跟社會資本互動平臺。截至2021年底,廈門國資國企少數股東權益占比35.0%,損益占比43.9%。其中,三大國企少數股東占比分別為65%、65%、70%。
專精特新企業加快領跑
發展增勢強勁
2022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營業收入總額達136.4億元,是上一年度的3.73倍。
企業數加快擴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31家為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總數位居福建之首,占全省比重近半,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第12位。2022年申報廈門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的企業數量達到36家,較去年增加8家。
發展增勢強勁。2022專精特新企業十強榜單較2021年變動較大,企業實力顯著增強,總營業收入、凈利潤、納稅總額增速分別為273.4%、224.8%、233.9%,分別較百強企業增速高出237.9、193.4、207.4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專精特新沃土。專精特新十強企業有9家分布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我市重點發展的“4+4+6”現代產業集群,高度契合我市產業轉型的重點和方向,已成為帶動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結構布局更趨優化
“雙輪驅動”推動經濟發展
2019-2022廈門百強企業榜單上榜企業中,制造業營業收入增速呈下降趨勢,2021年的增速低于上榜企業總營業收入增速;而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呈上升趨勢,2021年服務業增速超過制造業;反映出制造業受能耗、用地、疫情等多方面影響,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但以供應鏈、軟件信息為主導的服務業在疫情下恢復較快,發展勢頭良好,“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有利于更好地激發經濟內生動力,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市電子信息、商貿物流、機械裝備等支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崛起,產業聚集效應逐步增強,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十強企業中有4家企業是電子信息企業,排名第9的宏發電聲為新上榜企業。該企業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的《2022年電子信息企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及前百家企業名單》中位列第87位,成為全市唯一上榜企業。其信號繼電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5%,自主研發成功并量產全球首款第五代信號繼電器,反映出我市電子信息企業實力日益增強。
榜單顯示,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52家,入圍數量比重過半,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盛屯礦業、中駿集團、均和(廈門)控股分別以452.4億元、403.4億元和372.8億元位居民營企業前三強。在五個子榜單中,民營企業也表現優異,尤其是在專精特新十強中,民營企業占據8個席位,體現了民營經濟蓬勃的創新活力。
【聲音】
●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王龍雛:
百強逆勢增長
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廈門企業百強排序活動從2006年開始,至今已持續開展16年,成為記錄廈門企業發展軌跡的重要承載和了解廈門企業發展狀況的權威信息平臺。排序工作審定委員會由主辦單位、行業協會等協辦單位以及我市相關產業管理部門如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統計局、市發展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共同組成。評選方法科學、流程規范,評選方式公開、公平、公正。今年由市發展研究中心編制的《2022廈門企業百強系列榜單分析報告》專業、嚴謹、全面。
報告顯示,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廈門百強企業逆勢增長,營業收入、凈利潤、納稅總額、研發投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屢創新高,72家企業連續4年上榜,展現了發展強勁韌性和責任擔當。廈門國有企業在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加快結構調整,彰顯擔當作為,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兩個融合”,建發、國貿、象嶼三大國企在《財富》世界500強中爭先進位,成為國有企業之中特有的“廈門現象”。專精特新企業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跑出了“高速度”和“加速度”,總營收收入、凈利潤、納稅總額增速均較百強企業增速高出約200個百分點,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透過靚麗的企業榜單數據,體現了我市企業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
黨的二十大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為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提供了航向指引,為廣大市場主體賦予光榮使命、描繪了光明前景。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帶領下,必將激發廈門廣大企業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堅定政企同心,把準政策方向,弘揚企業家精神,創造更大機遇,以熱愛廈門、扎根廈門、深耕廈門的信心和情懷,共同書寫廈門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2022廈門企業百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