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7日訊(通訊員 肖黎穎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為激發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龍文區教育局和龍文區科技技術協會于2025年4月舉辦龍文區首屆小學生科幻畫與科幻作文大賽。全區17所小學222名學生參賽,提交科幻畫、作文各109件,以童真視角勾勒未來科技圖景,展現新時代少年的創新活力。
畫筆織星河:未來躍然紙上
在科幻畫展區,孩子們用色彩與線條構建奇幻宇宙。一幅《蝴蝶寶貝DNA重組計劃》引發關注:水晶艙內懸浮蝶翼,基因鏈如星河環繞,小科學家執光譜筆調整生物編碼,賦予蝴蝶治愈地球的生態能量。《星軌綠洲:火箭農場的播種者》則描繪星際農耕場景,火箭攜種子艙穿越云層,環形山梯田上熒光作物與宇航服孩童相映成趣。金屬流光勾勒的《未來空間》中,太空站似銀色蒲公英懸浮,穿梭艇拖曳粒子尾跡編織星際航道。評委贊嘆:“畫作在童趣與科技間找到平衡,每一筆都是文明傳承的密碼。”
文字筑未來:科技照見人文
作文賽場同樣精彩紛呈,“未來城市”主題下,少年以筆為劍,劈開想象邊界。六年級李雨馨的《未來圖書館》打造腦波交互閱讀空間,AI管理員與“人文溫度守護系統”確??萍疾皇厍椋弧稒C甲星球的綠色革命》讓機械生命體培育森林,展現生態修復的硬核浪漫。更有多篇作品聚焦現實議題:《會思考的智能垃圾桶》借AI導師普及環保理念,《氣候管理系統——雷雨轉化》將極端天氣化為清潔能源。評委指出:“Z世代創作者展現出獨特的科技向善意識,在量子科技、納米材料等構想中始終錨定人類可持續發展。”
跨界賦能:播種科學火種
“這些作品既有星辰大海的壯闊,也有腳踏實地的溫度。”大賽評委特別點贊《交通應急機器人》的變形機甲立體救援設計,以及《未來之光:機器人導師的啟迪》中全息投影打破知識壁壘的構想。龍文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大賽是落實“雙減”、推進素質教育的創新實踐,通過“科幻+藝術/寫作”的跨界形式,培育學生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獲獎作品將全區巡展,并舉辦科幻+藝術/寫作“小小發明家沙龍”,持續孵化科學夢想。
正如獲獎學生彭嘉涵寫到:“老師說過,科幻的盡頭是科學。我要用知識把作文里的未來變成現實!”據悉,龍文區將持續打造“科幻教育”品牌,為青少年搭建更廣闊的逐夢舞臺。正如孩子們畫中流轉的基因鏈與作文里躍動的量子光影,科學的火種已在他們心中悄然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