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百年培元》校史冊里,被收錄在冊的大概110位培元校友中,就有廣東省省長梁靈光、泉州市市長朱明、廈門市副市長張楚琨、光明日報社社長陳清泉、亞洲電視主席黃保欣(曾經的頭銜),除了這些一般世人能共同認知的頭銜,還有許多在理工教科文領域取得世界性成就的人才。
培元中學的安禮遜圖書館,建于1927年 由已畢業的學生籌資為安禮遜祝壽而建
“林校長,跟我們說一說當年的培元中學吧。”
“培元啊,這個學校強得很。”林祖賡表情略微收緊了一些。他一點點地回憶,越講越激動。
為什么田昭武(中國電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任過廈大校長)當年在籌建廈大電化學專業時,會讓我幫他組裝實驗室的設備嗎?是有原因的。
我在高中時有個興趣小組,搞無線電,裝收音機。好有意思的,沒有電容器,兩個玻璃板貼上一個芯模拉來拉去,就是電容器;沒有電阻,就用鉛筆芯;沒有電池,就把舊電池里的一片鋅一片銅焊起來,撿個小玻璃瓶用鹽水倒下去做電池,最后裝上天線,放到屋頂上。結果半夜,把公安局的人給招來人。但他們來了后發現,我們什么東西都是自己做,這是學習,他們感動了,還特地發給我一個用無線電的執照呢。
1949年和平以后,培元中學的生物物理老師可以直接調到福師大去做教授,因為這個學校里的老師很多都是國外回來的,都是博士。80年代初,國家開放,廈大老師要出國,語言過不了,要找人來培訓口語和寫信。找誰呀,柳光義,培元中學的退休老師,最后真的把他請來做廈大教授的口語培訓。你說,那時候的培元厲害不厲害?
還有哪個中學可以做到,廈大的黨委書記(吳宣恭)是培元的,校長是培元的,廈大的化學研究所所長,化學系系主任,物理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長,都是培元的,而且都是四五十年代出來的,他們都非常強,其中也有不少都出在西街。
說起培元的這段歷史,林校長幾乎沒有停歇,一口氣說了這么許多。
他說,雖然童年過得很辛苦,但也饋贈了他三樣禮物:一顆靜得下來的心,一雙能吃苦的手,一份不沾顧惡習的清修。而培元這個學校則給了他在泉州最好的教育,培養了他動手的能力,數理的邏輯,搭起了通往夢想的階梯。
貧困從來沒有善待過誰,卻有人因為它,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渴望與奮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