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奮力實現“開門紅”
泉州全力拼經濟 勇當主力軍
核心提示
泉州是一座愛拼會贏的城市,也是一片開拓創新的熱土。在這里,處處涌動著生機與活力,升騰著希望與夢想。
2月18日上午,2024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在泉州火熱登場,吹響了龍年新春泉州全力拼經濟,勇當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的號角,也奏響了泉州進一步落實省委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的“進行曲”。
首批入圍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晉江經驗”首次寫入中央民營經濟“31條”;國家發改委“新年第一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泉州舉辦;掛牌運營泉州民營經濟研究院,舉辦首個“泉州企業家日”活動、評選泉州民企“百強”……
在“晉江經驗”指引下,泉州實施“抓項目促發展”“抓創新促應用”等行動,全力拼經濟,大力抓發展,經濟運行持續回暖。數據顯示,2023年,泉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2172.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8%。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其中民營工業活力增強,全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3.2%。2023年末,泉州市工商登記民營企業43.95萬家,同比增長3.9%。
晉江金石能源生產線一角 董嚴軍 攝
創新驅動
培育新質生產力
民營經濟,是泉州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優勢。對于泉州來說,民營企業大多集中在傳統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一度是泉州發展的“軟肋”。
不過,觀察泉州產業經濟的人士會發現,近年來,泉州市不斷布局和發力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在光電、數字、芯片、智能裝備等領域,民營科技型企業“唱主角”。
位于晉江經濟開發區五里園的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規模化生產氮化鋁陶瓷材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這家公司專注細分領域20年,研發的230w氮化鋁基板已實現大批量供貨。
“我們研發的這款230w氮化鋁高熱導基板,可幫助激光器散熱,廣泛應用于大功率激光器上,目前市場占有率逾50%。”華清電子研發負責人黃文思介紹,“原先,高熱導基板主要依賴進口,價格高不說,還受到配額限制,時常有斷貨風險。”
如今,民營企業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一批關鍵技術在創新中獲得重大突破。比如,目前,泉州半導體產業集群已累計落地項目近百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
2023年以來,泉州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推進科技創新“四個倍增”計劃和“抓創新促應用”專項行動,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2023年泉州凈增高新技術企業約700家,累計超3000家。
南翼國家高新區是泉州發力新賽道,催生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之一。在位于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晉江區域,睿斯科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這一項目是泉州打造“中國核醫學谷”的首個啟動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7億元,將建設集技術研發、工程應用等于一體的高端醫療裝置及配套設備生產服務基地。
安踏數智一體化產業園里的緩存機器人 世軒 攝
九牧智能家用機器人產業園項目也于去年落地。該項目計劃投資58億元,規劃用地330畝,項目建成后,預計年銷售超300億元,將全面帶動泉州、福建乃至中國家用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泉州產業之“新”,來自追逐戰略性新興產業奔涌而來的新質生產力。“今年,我們將繼續開辟新領域,發力新賽道,加快打造泉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泉州市有關領導表示。
在近日舉行的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首屆場景創新大會上,南翼晉江國際芯創港、聯東U谷·安海智能制造示范園、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晉江技術創新中心等10個場景創新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預計超1200億元。
當下,創新賦能下的泉州民企,激活了新動力,正在煥發出新時代的新活力。
位于泉港區東張工業區中的果紅(福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自動生產線上查看產品包裝。林弘梫 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