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民企新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既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之舉,也是應對嚴峻復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泉州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深入實施“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專項行動,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不斷激發“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神特質。2022年,泉州成為全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標桿指標數全省第一,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城市。
惠企政策不少,但哪些適合自己的企業?好不容易研究完申報材料,卻錯過最后申報時間……2023年7月1日,泉州市“政策找企”平臺上線并全面推廣應用,大大提振了企業的發展信心。過去,“企業找政策”正逐漸轉變為各類政策精準“找企業”。
這一利企舉措,落實到稅惠政策上,效果尤為明顯。“新的優惠政策一出臺,稅務部門就向我們發來提示微信,并附帶相關操作指導,方便又快捷。”福建省三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德春對泉州稅務部門的“智能享惠”平臺體驗頗深,“只要登錄平臺,選定行業、經濟性質等標簽,平臺就會實時推送惠企政策包。”今年該企業預計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額140萬元。
2023年泉州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惠企政策加碼與稅費服務優化齊頭并進,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8.85億元,其中新增減稅87.8億元。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近年來,泉州市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去年,泉州整合供水、供電、供氣、供網公共服務資源,在“一網通辦”基礎上,創新推行水電氣網“全生命周期”聯辦服務機制,精簡壓縮61%申報材料,壓縮98%審批時限,減少83%辦理環節,被立項為省級地方標準。目前,泉州85%的行政許可事項已實現“一網通辦”。
制造大市泉州 陳英杰 攝
數字賦能,便企惠民服務更高效。2023年,泉州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極簡辦、集成辦、就近辦、網上辦”,開通綜合服務企業專線,實現企業訴求“立即辦、主動辦、高效辦”。如在全市較大的工業園區和企業密集分布區域的社區(村)建成“黨建+”鄰里中心,推動更多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一件事”套餐聯辦率達100%等。
為了破解民企“融資難”,泉州市政府2022年下發“刺桐紅”三年行動方案,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泉州監管分局著力搭建起銀企互信橋梁,聯動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持續推廣“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機制,機制建立以來已成功授信企業3440家,放款金額441億元,對接成功率近七成。同時,強化“財政+金融”協同發力,支持地方政府推出總規模150億元技術創新基金、總規模10億元融資增信基金,配合建成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中心,持續推動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制造業貸款“雙提升”工程。據悉,2023年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公司類貸款比重較年初提升1.95個百分點。
此外,泉州不斷壯大“母基金+子基金”的多元化產業鏈子基金集群和創新鏈子基金集群。去年實現五大市級國資集團市場化母基金全設立,總規模400億元。其中,聯合泉州市科技局、洛江國投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泉州市科技創新天使基金,扶持泉州戰略新興產業方面的初創民營企業發展。
(心逸 書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