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反哺第二故鄉 山村建設展館紀念
即將建成的知青展覽館里的百年古炮樓
1969年1月28日,泉州首批1000多名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離開學校、家人,上山下鄉。隨后一段時間,泉州相繼有數千名知青到德化山區插隊。
泉州知青在德化進行勞動再教育的同時,也用自己所學影響山里的人,并在返鄉后反哺“第二故鄉”。近日,記者從德化了解到,為了紀念知青及其為德化作出的貢獻,德化縣楊梅鄉西乾村正將原本知青住過的炮樓,建成一個知青展覽館。目前,該館已經進入整體規劃、征集文物階段。
德化楊梅 將建知青展覽館
“場地就是知青們曾經住過的炮樓,知青展覽館目前進入整體設計階段。”德化縣楊梅鄉西乾村主任方興榮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70多位知青在西乾村插隊。知青們返鄉后,為西乾村的教育、養老、交通等方面做了重大貢獻,為了給知青們留下紀念,楊梅鄉、西乾村計劃將知青住過的炮樓建成知青展覽館。據介紹,知青展覽館占地面積160平方米,總共3層。目前,知青文物征集工作也同時在進行。
西乾村是德化最偏遠的山村,當時,40多名到西乾村插隊的知青被安排在只有百余人口的扶楓林角落,他們都住在一座百年炮樓中。艱苦的山村生活,讓知青們和村民結下深厚友誼。數年后,知青陸續返鄉就業,但他們無法忘記自己的第二故鄉。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知青們就帶頭籌資了數百萬元,先后為西乾村修建、硬化道路,修老人活動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