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營資本活躍的仙游縣鯉城街道,一度滋生了一個投機者的行當:職業放貸人。仙游縣法院審理的案件中,民間借貸糾紛量大,“職業放貸”特征凸顯。
如何遏制歪風,規范民間借貸行為?仙游縣法院采取建立“職業放貸人名錄”等方式,給民間非法金融活動系上一道“緊箍咒”,打擊“套路貸”、非法集資等危害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的違法行為。該院黨組研究決定并出臺了《仙游縣人民法院關于建立“職業放貸人名錄”的實施意見》,確定納入“職業放貸人名錄”的條件及退出標準,將“職業放貸人”的訴訟活動納入可監控范圍之中,切實防止違法犯罪分子將非法行為合法化,以及利用民事裁判侵占債務人財產。
《意見》之“嚴”,還在于強化涉職業放貸人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查力度,增加職業放貸人的訴訟義務及舉證責任,依法嚴守法定利率紅線。同時,加強對民間借貸行為與詐騙等犯罪行為的甄別力度,對職業放貸人利用訴訟程序實現非法利益合法化的行為,裁定駁回起訴,并將線索移送警方。
目前,該院經過摸底排查,共有15人納入“職業放貸人”名錄,涉案件531件。該院還與稅務機構建立執行聯動機制,對借貸案件的利息收入征收有關稅費,如申請執行人拒不配合繳納利息稅費,該院可從申請執行人的執行款中代扣稅費用于繳稅,以達到規范民間借貸活動、打擊違規逃稅行為、壓縮職業放貸人生存土壤的目的。自“職業放貸人名錄”制度建立后,2019年至今未發現職業放貸名錄人員有在該院新立的借貸案件,也未發現有新的人員納入“職業放貸人名錄”。
有了“緊箍咒”,還要念好“緊箍咒”。圍繞“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長則建制”的治亂目標,該院聯合縣司法局、鯉城街道辦事處成立鯉城街道訴調銜接工作室,最大限度地將民間借貸案件化解在訴前,減少民間借貸案件進入訴訟程序。該院現已確定34名調解員上崗到任。2019年6月份立案的民間借貸案件,均分流至訴調銜接工作室,訴調銜接工作進入常規化操作軌道。
此外,該院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活動,要求法官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過程中,對借據的形成過程、借款原因和目的等進行細致的調查,查明是否存在“高利貸”、“賭債”等“問題借貸”的情形。一旦發現出借人的資金可能是因瀆職犯罪所得或者存在非法集資、聚眾賭博等犯罪情形,及時將案件交警方處理。對存在虛假訴訟情形的民間借貸案件嚴格審查,并要求當事人到庭說明,或要求借款人、借款企業提供記載款項用途的企業賬冊、會計憑證等進行查證,嚴防虛假訴訟。
狠抓規范不松懈。該院將繼續通過審判執行活動引導,提高當事人對民間借貸活動的正確認識,遏制民間融資中的高利貸化和投機化傾向。加強對案件細節的審查,增強對虛假訴訟鑒別力。同時,進一步拓寬宣傳路徑,確保民間借貸活動走上規范化軌道。(記者 許愛瓊 通訊員 方芳 林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