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消協發布《致酷騎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的公開信》,再度引發人們對于預付式消費的關注。交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式消費問題屢發,幾乎成為“消費陷阱”的代名詞。共享經濟、知識經濟等新消費模式的興起,使得預付式消費涵蓋領域更廣,消費者權益保護難度增加。
目前消費者投訴最多的線上線下預付式消費陷阱有哪些?遭遇預付式消費陷阱,維權難在哪?
傳統型的預付式消費普遍存在于美發、美容、健身、洗車等行業。中消協于2016年下半年采用體驗式調查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的方式調查顯示,誘導消費和經營主體不合法的問題較為突出,將近一半的商家都存在這兩類問題。霸王條款問題緊隨其后,達到24.2%。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線上的預付式消費發展起來,線上預付式消費由于打破了地域限制、促銷手段更多樣等,隱藏著更大的風險。
共享單車的充值余額和押金也算某種形式的預付金。近期小藍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先后曝出押金難退等丑聞,再次將預付式消費陷阱帶入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