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起家裝公司人們想到的都是設計師和施工隊,然而現在的家裝公司卻是店中有店,大的裝修公司里往往自建幾千平方米的展廳,地板、瓷磚、櫥柜、衛浴等各種建材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家裝公司現在有轉型成為小型賣場的趨勢,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家裝企業向下游延伸,整合相關資源,正成為家裝行業普遍的生存發展之道。
大裝修公司里套著“小賣場”
裝修公司就是設計師+裝修隊?如果你還停留在這種觀念里,顯然是對現在的裝修市場不夠了解。如今走進一些大品牌的裝修公司,消費者往往會發現自己置身于幾千平米的展示廳中,地板、瓷磚、櫥柜、衛浴等各種建材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實力較強的裝修公司現在都有轉型成為小型賣場的趨勢。據了解,本市的實創裝飾、今朝裝飾、城市人家等裝修公司都有較大規模的展示廳。其中實創裝飾三層展廳達6000平方米,匯集20多家供貨商。今朝裝飾的展示廳達到4000多平方米,除了建材,還匯集了部分家具,大到衣柜,小到水龍頭、地漏都能在這里買到。12月初,大作為裝飾生態家居博覽館也進行了聯商招募,3萬平方米的場館中,規劃囊括建材、家具、燈飾甚至家電產品,讓消費者實現一站式購物。
今朝裝飾企劃營銷經理楊毅表示,一般只有達到一定規模的裝修公司才有實力搞展廳式的“小賣場”,如果裝修公司每年接訂單數量不多,消費帶動不起來,賣主材的廠商根本不會入駐。
家裝企業向下游延伸是大勢所趨
裝修公司自建賣場,主動向下游材料商靠攏,這種轉變信號是個別公司的偶然行為還是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接受采訪時,很多業內人士表示,家裝企業向下游延伸,整合相關資源,正成為家裝行業普遍的生存發展之道。今天的家裝企業如果還像20年前剛起步時那樣,單純依靠設計和施工隊謀求發展已經很難生存。未來知名家裝企業需要整合家具、配飾等所有裝修材料,提供選購材料、設計、施工在內的一體化家裝解決方案。
實創裝飾孟祥楠副總經理表示,以前裝修公司只做設計施工環節,但這部分的利潤很有限,而且人工費等成本基本一樣,各公司很難展開競爭。現在通過小賣場把家裝企業跟建材、家具等廠商聯合起來,例如明年實創就將引進西班牙、德國等國的進口主材,這樣等于把“蛋糕”做大了,家裝企業擴大了自己的營利點,廠商通過這個平臺有效營銷,實現雙贏。
實際上,“小賣場”不僅是家裝企業競爭的新高地,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具有省時省力省錢的好處。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更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選購到主材,一站式服務能讓他們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裝修公司的“小賣場”,減免了供貨商很多費用,往往產品都具有價格上的一定優勢。簽約一個家裝公司還能享受到各類低價主材,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大利好。由此可見,裝修公司自建賣場,可以達到企業、材料商、消費者三方共贏,因此這一業態形式也必將成為行業趨勢。
創新服務才能讓“小賣場”吸引更多商家
據了解,目前很多家裝公司的“小賣場”與廠商合作的形式多為租賃式,這種形式管理簡單,家裝企業充當“二房東”收益穩定,但也存在一定缺陷:租金、人力成本都需要商家自己負擔,“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無疑中就增加“小賣場”里產品的成本,對謀求更低價位的消費者和希望大量出貨的商家來說都不利。這也是部分消費者感到有的家裝公司“小賣場”里的產品并不便宜,還不如去外面的家居賣場選購的原因。目前,這已經成為制約部分裝修公司“小賣場”的瓶頸。
針對這種現狀,正在建設的大作為生態家居博覽館突破了家裝公司內賣場的形式和概念,以展示家裝文化為特色,博覽館內分設家裝風格歷史溯源、施工工藝講解及新產品展示三個部分,全方位立體化地向消費者呈現家居家裝的歷史變遷。而且博覽館創意地提出了電子商務和聯商的概念。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將來博覽館的賣場里不設導購員,消費者手持平板電腦,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建材、家具、燈具等商品的信息,自己選購并在網上下單。對于廠商,不收取租金,以便將產品成本降到更低,給消費者帶來更大實惠。這種創新的“聯商”形式對廠商形成了一定吸引力。目前已經有蒙娜麗莎瓷磚、A.O史密斯、盧森地板等數十個商家簽訂意向書,而他們也表示,省去租金、人員、廣告費之后,品牌將以更低價格給消費者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