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會現場吸引了很多前來洽談合作的企業
角色轉換 院校“擺攤”,企業來“應聘”
不同于招聘會的形式,校企對接會將招聘和應聘的角色對換,通過各大院校“擺攤”,企業來“應聘”,讓企業有更多自主權。作為全國知名企業,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認為,這樣的招聘方式更利于制造型企業,“不用在與院校電話交流,在這里就可以批量‘采購’人才,批量培訓,不僅方便,也更有效率。”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黃成表示。
此次,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出動了10多位招聘專員前來校企對接會物色人才,與院校提前簽署協議,預定畢業生。“像三安光電有限公司翔安新廠,采取全自動化,一條流水線都沒有,員工包吃包住,月薪3200元到4500元左右,相對而言工作環境比較輕松,對于畢業生也較有吸引力。”
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參加校企對接會不僅是與院校搭建交流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打響品牌。
廈門港務服務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陳瑞娟表示,去年通過參加校企對接會,為企業做了一些鋪墊工作,院校對企業有了更多了解,主動幫忙宣傳,許多畢業生自動找上門,“去年缺工嚴重的情況已經明顯改善,早早就招好了100來人,但公司業務還在不斷拓展,我們還在招聘物流、設備維護、機械類的畢業生。”
據悉,在本次現場簽訂的合作意向書中,涉及專業工種項目105項,主要集中在:機電、機械設備、數控技術、模具、軌道交通、旅游乘務、高鐵乘務等專業工種,另有龍門吊司機、船岸作業員、港口設施監護、無人機操作四個工種項目首次涉及,企業用工意向以儲備工程技術員為主。
【聲音】
實現校企
深層次合作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漳、泉三市是福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廈漳泉的發展、福建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撐。校企合作對接會正是從源頭開發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服務企業發展的有力措施。通過搭建這樣一個政府牽線、校企信息共享的校企合作交流平臺,實現企業與相關院校之間的深層次合作,引進培養企業需要的緊缺技能人才,同時也為全國技術類院校畢業生提供更高質量就業交流平臺,從而真正實現校企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協同、密切協作。
【解讀】
本屆對接會
有三大特點
與往屆相比,本屆校企合作對接會有以下特點:
一是舉辦時間提前,籌辦工作更加緊張有序。往屆舉辦時間都在3月底,今年整整提前一個月,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更好地銜接寒假過后學生實習和節后企業用工需求。很多籌備工作在節前和春節期間開展,在元宵節前完成了最關鍵的報名工作,并且報名參加的數量達到了預期目標。
二是參會院校和參會企業是歷屆以來最多的。據統計,共有來自全國(北京、安徽、江蘇、江西、湖北、湖南、河北、陜西、山東、四川、廣西、甘肅、內蒙古、云南、重慶等)20個省市174家院校,涉及畢業生23萬多人。廈門、漳州、泉州三地參會企業近800家,比去年增加了260多家,在模具制造、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電子電器、運輸管理、汽車檢測維修、電工、焊工、鉗工、市政道路、橋梁技術、給排水工程等方面提出了5萬個崗位需求。
三是本科院校、研究生學歷、新專業增加。今年報名參會的本科以上院校有31所,比往屆更多,還有不少院校推薦了研究生。產教融合更加緊密,涌現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高速動車組檢修技術、機器人、激光加工、金屬材料應用等一批新的專業工種,院校專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度進一步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