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他找到的院校分別是張家界慈利信息工程學校和洛陽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學校開辦了包括工業機器人操作、工業機器人維護、智能制造專業,共有一兩百位畢業生,“如今隨著生產環境條件的改變,不少生產線企業、加工行業開始采用機械手臂進行作業,也需要涉及機械手臂程序編程、操作方面的人才,職業院校必須緊跟著社會的趨勢所改變,所以我們在前年開辦了這個專業,因為專業少,所以也很吃香。”洛陽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校長魏建光告訴記者。
對接會的校方展位上,不少企業正和校方商談細節。(本組圖/記者林銘鴻攝)
緊隨“潮流”校企合作開無人機專業
有專業院校則瞄準廈門地鐵建設的機會,帶來了軌道交通畢業生資源,如南平市農業學校設有城市軌道運營與管理專業,已有不少學生服務于福州地鐵一號線的工作,“隨著城市發展,地鐵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會越來越大”負責人陳懷鋒說。
除了“小眾”專業吃香,越來越多企業希望通過和院校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培養適合企業崗位和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讓院校為企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達到企業和院校共贏的良性循環。
這不,這趟來校企對接會,廈門技師院校就有了新收獲——廈門中海航集團主動表示,希望與廈門技師學院合作,開設無人機專業,“無人機的需求大,發展速度很快,目前據我了解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并不多,通過和企業合作開班的形式,教學有專業人才,也不愁學生就業問題。”廈門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童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