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長:
近10萬人45個學位就近入學難
尊敬的西安市教育局局長:
我是一名幼升小孩子的家長,今年9月,女兒即將步入小學。可截至現在都沒為孩子聯系好一所學校,更別說“好”學校了。
我們是三口之家,住在長安區盛世長安小區。我的老公博士學歷,去年開始自己創業,開了一家高科技的小微公司。我是碩士,目前全職在家。就是這樣一個家庭,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卻無計可施。我曾經設想過,要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好的教育條件,可現實很殘酷,她人生求知路上的第一步我們就敗下陣來。
從今年3月開始,小區幼兒園的家長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買學位房的,有花錢托人的,還有去周圍各個民辦學校報名登記,想為孩子爭取一個考試名額的。我屬于最后一類,不幸的是,提供登記機會的僅有兩所學校,其余都是“我們今年只收業主的”。更失望的是,這兩所學校最后連考試的機會都沒有給孩子。
此路不通,我想還是給孩子花錢托人找個好學校,打聽之后,我被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擇校費嚇退縮了。更可悲的是就算我把錢湊夠了,也不知道送給誰。
退而求其次,我和老公商量不再折騰,老實等政府劃分吧。終于等到了今年5月22日,長安區政府義務段學區劃分表出爐了,我們不出意外被劃到了第五橋小學。學區覆蓋東五橋、西五橋兩村農業戶籍適齡兒童和府東一路以西、西灃路以東、西長安街以北非農長安區戶籍適齡兒童,共45個名額一個班級。要知道這學區覆蓋了我們周圍盛世長安、融發心園、金宇藍苑、翠堤灣、摯信櫻花園、萬科、雅居樂、智慧城等12個新建小區,將近10萬人。其中我們小區就4000多戶,很多業主的小孩都處在幼兒園和小學這個年齡階段,僅我們小區今年大班就有將近140個人,有戶口的小孩不會只有45個,還不算眾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小孩。
我一看傻眼了,這連基本的都保障不了,還敢奢望優質的教育資源。很多家長開始給長安區政府的區長信箱寫信,回復觀點主要是:一是政府承諾竭力保障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請先去五橋小學登記,隨后根據摸底情況進行派位。二是政府會在合適的時候對五橋小學進行擴容。三是政府會在近幾年開辦長安三小、四小,緩解上學難問題。
6月13日,我按照公告去第五橋小學為孩子做了登記。就45個名額,堪比中彩票,我徹底絕望了,后悔當初沒在別的地方買房。
西安教育問題由來已久,我認為,一是近年來城市人口急劇增長,但教育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財政投入少,尤其是新建小區。二是政府把教育責任推給開發商。如果開發商配套一所小學,加盟費用昂貴,房價肯定要漲。很多小區的民辦學校限制每戶只有一個上學名額,二孩還上不了。三是各大名校壟斷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導致缺乏理性的病態擇校行為盛行。四是教育部門沒有提前做好適齡兒童的摸底情況,措施單一。
以我拙見,要想解決西安的教育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加大財政投入,增加公辦小學的數量,再逐步解決目前名校壟斷教育資源的問題。其次要放開民間資本辦學的門檻。再次要取消名校的“掐尖”考試。嚴格按照學區入學,一定范圍內公示每名入學兒童的學籍檔案。四是加強優質師資的交流和輪換。五是引導家長理性擇校。
最后,我誠懇建議局長能在“無知之幕”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地制定出西安教育未來改革的可行性方案,提高政府公信力,切實為老百姓辦好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