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其實也不難!中學生也可hold住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高一(8)班的任健達說,他最喜歡研究機器人,喜歡漫威電影中的發明家“鋼鐵俠”。
幾乎每一個孩子從小都有一個當科學家的夢想,幾乎每個孩子也都有過飛上天去的夢想。
不過,在孩子們的概念中,科學和科學家都是很遙遠的事,“我覺得科學是很神秘的東西,在我的印象中科學家的樣子就是:一個穿著白大褂的老人手里搖晃著一個做實驗用的瓶子。”蔣以恒說。航天更是高不可攀。
不過,這一次,孩子們突然覺得科學、航天原來離他們不遠。
去年四五月,學校發出了科普衛星研制團隊成員的招募,同學們報名異常踴躍。很快一個小小的團隊組成了。
緊接著孩子們在暑假中迎來了第一期的培訓。
“來給我們講課的都是航天三院、五院的專家和元老。”八一學校國際部高二的徐依菲同學說,跟航天相關的各個系統專家都來給他們講課,據了解,給孩子們上課的是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
“我第一次知道還有那么多種衛星。”徐依菲說,雖然平時很少接觸到這些內容,但是孩子們覺得這些知識其實并不是完全沒有見過,似乎是把知識進行了新的組合,“有點兒像科普”。
通過一個星期的集中授課之后,孩子們開始自己動手制作。兩個星期后孩子們做出了一顆模擬星。
“最初的時候,孩子們真的覺得航天不難。”八一學校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李銳說。
也許這正是此項目設計的初衷:讓更多孩子因為純粹的喜歡而去接觸科學。
“小時候就覺得衛星導彈能飛上天很厲害,航天人都是英雄般的存在。正好學校有這個項目就參加了。”任健達說。
不少孩子說,自己就是因為好奇、好玩,才“撞”上了這個項目。
“這些孩子不是我們選拔出來的,而是自愿報名來的。有些孩子來了以后覺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就退出了,也有的孩子因為好奇而加入。”李銳說。
有專家就曾指出,很多科學研究最初都源自這種好奇和好玩。只有當孩子們覺得科學不是高高在上的時候,才會敢于去嘗試,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