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平安文明校園建設。
中小學校要把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作為加強平安文明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和教育引導。要加強全體教職工和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將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知識教育融入其中。加強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開展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提高校園整體文明程度。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校規校紀,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提高學校治理水平,推進依法依規治校,建設無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園。
加強網絡建設與輿論引導。
要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村)、公安、司法、媒體等各方面溝通協作機制,暢通信息共享渠道,進一步加強對學生保護工作的正面宣傳引導,防止媒體過度渲染報道事件細節,避免學生欺凌和暴力通過網絡新媒體擴散演變為網絡欺凌,消除暴力文化通過不良出版物、影視節目、網絡游戲等侵蝕、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引發連鎖性事件。學校要加強校園網的設計與建設,按規定開設信息技術與網絡課程教育,提升學生的網絡綜合素養。團委、婦聯等部門要積極加強服務未成年學生的相關網站建設,科學設置防治欺凌和暴力的教育專欄。要積極引導家長或其他監護人陪伴未成年學生上網,并做好正面引導。
全社會共同保護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
積極依托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未成年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等有特殊困難的學生群體。要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開設自護教育熱線,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志愿者開展有針對性的自護教育、心理輔導和法律咨詢。堅持標本兼治、常態長效,凈化社會環境,強化學校周邊綜合治理,切實為保護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原題為:《如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 省教育廳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