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積是濕地。保護好濕地,就是保護好南昌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南昌始終把保護好這片城市綠肺,當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頭等大事,不斷打出整治濕地污染,重新布局產業等組合拳,如今的南昌,正成為美麗中國的新樣板。
這是南昌一個普通的早晨,農田里,耕種的農民身旁,白鷺悠閑覓食;公園里,晨練的市民不時與天鵝嬉戲互動。
如今,南昌這個省會城市,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來到這里的各種鳥類已經達到212種,其中珍稀鳥類就有24種。
江西省南昌市攝影家 余會功:我們會發朋友圈,人家問這是哪里拍的,是我們南昌拍的,南昌了不起啊,還有這么好的鳥嗎,這么漂亮嗎。
余會功是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他告訴記者,過去在南昌,想拍到一只好看的鳥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經常要開車一整天到其他省去拍。
讓余會功想不通的是,南昌本來一直是候鳥喜愛的地方,因為20%以上的國土面積都是濕地。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環境保護,濕地逐漸變成了臭水塘。
江西省南昌市民 唐亞平:臭得很,原來艾溪湖那邊有一個皮革廠,在那個南面有個皮革廠,皮革廠的廢水最終流到這個湖里頭,所以說這個湖臭得不得了,魚也沒有,鳥也沒有。
不僅鳥飛走了,連人都不愿意靠近濕地。痛定思痛,南昌開始重新審視發展之路。
江西省南昌市發改委副主任 鐘堅:金山銀山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是綠水青山是我們更需要的。
痛下決心,南昌圍繞生活污水、工業污染等五大重點污染源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通過出臺了環保、金融、稅收等政策,陸續清退了588家散亂污企業。
湖水漸漸地清澈起來。但是,如何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南昌又面臨著新的選擇。
這是一張早年的高新區產業規劃圖。按照規劃,圖中3000畝的黃色地塊將用于商品房開發。對于這個馬上就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項目,當時不少人心動了。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鄔裕江:那個時候也缺錢,有人提到過,就是把這個地就賣掉啊,這個水邊上湖邊上賣就可以,馬上錢就可以進賬。
幾百個億的收入的確可以給高新區帶來好的業績,但是濕地邊上建商品房,必然給環境帶來破壞,權衡再三,南昌高新區決定放棄房地產項目,將3000畝土地做成了濕地公園。
讓南昌高新區沒想到的是,放棄了眼前利益,卻為未來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由于高新區地處濕地東邊,良好的環境,吸引了4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紛至沓來,過去外出打工的村民們也因此回來了。
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 工人 龔毓賢:現在像南昌的話,這邊的話就業機會比較多,相對來說工資的話也比那邊高。
江西小辣椒通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鄔小花:我之前也沒想到,在家門口上班也能拿到在外面的工資,而且離家近,還可以照顧到小孩。
今年4月份的一天,余會功在鏡頭中突然發現了一只過去只有在外地才能拍到的珍稀鳥類——藍翡翠鳥,這讓他驚喜萬分。
江西省南昌市攝影家 余會功:當時我看到這個鳥飛到樹枝上,心里很激動,又很緊張,一般我們拍鳥都喜歡拍瞬間,很漂亮的瞬間,那個鳥一來,根本就不考慮什么瞬間,就拿著機子,對著拍拍拍。
鳥越來越多,跑到南昌來拍攝的外地攝影愛好者也越來越多。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永豐村村民 熊云劍:攝影愛好者像吉林、青島、黑龍江、長沙、北京還有江蘇,還有浙江的。
熊云劍說,現在他經營這個農家樂,每年就可以掙到十五六萬塊錢,是他過去在廣州開出租車的3倍多,在家門口就能輕松掙到錢,還照顧了老人和孩子,日子好了,他還給家里添置了一輛小汽車。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永豐村村民 熊云劍:買這個車方便接送客人的,還有買菜用的,跟這個拍鳥配套的。
農田白鷺飛,城中大雁歸,如今的南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讓每個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都充滿了幸福感。
江西省南昌市民 張俏琳:聽著鳥叫,然后走在河邊、小溪邊,散步,我們都很幸福。
江西省南昌市民 梁晨:我們在家門口這里,有這么好的生態環境,還可以看鳥,然后呢,自己單位也在附近,所以這是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可以感受到這種幸福,滿滿的幸福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