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思明區先鋒營社區的居民就可用上“放心電”了。記者昨日從供電公司獲悉,包括先鋒營小區在內的島內6個老舊小區,電力配套試點改造工程已陸續竣工投用,小區居民過年用電,無需再擔心會跳閘了。
小區供電容量增一倍,改電線桿為地下電纜
先鋒營社區是島內典型的老舊小區,沒有配套建設電源,用電都是由其他小區的電源供給。供電人員說,由于小區沒有配套公共變壓器,所以用電容量不足,導致用電可靠性較低,在夏季、春節等用電高峰期,有時會出現低電壓。而且小區內通訊線、電力線縱橫交錯,如同“蜘蛛網”,影響了小區的美觀。
此次先鋒營社區用電改造共投入380萬元,對供電設施進行徹底改造。供電人員說,不僅對小區外部原有的配變站進行徹底改造,還新增一臺箱式變壓器,使小區的供電容量增加一倍以上,從根本上消除小區可能出現的低電壓現象。此外,還新換了電表箱,拆除小區內原有的電線桿和架空線,改成地下電纜供電,給居民騰出更多活動空間,還小區整潔美麗。
投入768萬改造電力,惠及3200多戶家庭
除先鋒營社區外,此次試點改造的另外5個老舊小區分別是:思明區的海洋新村、陽臺山小區、盈翠里玉荷里小區,以及湖里區的神山公寓、金鼎社區,總投資約768萬元,共惠及120余棟3200多戶家庭。
供電人員說,這些小區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供電設施老化,隨著小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原有的供電設施已無法滿足用電需求,加上這些小區多坐落于市中心區,道路狹窄,建筑密集,難有新的空間增加新的電力設施,后續新建的電力設施往往不能安裝在用電負荷中心,只能從小區外的較遠距離輸送,導致在夏季或春節用電高峰期出現低電壓、過載跳閘等現象。同時,小區內各種線路交織混雜、私拉亂接,不僅影響美觀,也帶來安全隱患。
截至昨日,除金鼎社區的改造尚在收尾階段外,其余5個小區的改造工程都已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