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新居,閩南語中即“入厝”。“厝”,在閩南人生活中尤為重要,搬入親手打造的“新厝”,人們總是懷揣著美好的愿景,在這一重要的時刻,不免需要來點儀式感。如今,石獅人的“入厝”習俗仍保留不少古風,富有吉祥寓意。
A添丁又進財,錢銀滾滾來
農歷六月底,市民小施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準備搬入新家。如今的“新厝”與以往人們親手建造的古大厝不同,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中的商品房,但“入厝”的風俗依舊少不了,第一件事便是挑個好日子。小施表示,今年恰逢農歷閏六月,日子更加特別,對于這一天,他充滿期待。
“添丁又進財,錢銀滾滾來。”在這句閩南四句中,便包含了“入厝”的一項習俗。搬家前夕,小施收到了舅舅送來的紅燈籠,意為“添丁進財”。我市民俗研究專家鄭天應向記者介紹,按照以往的習俗,媳婦的娘家需要準備紅燈、彩帳和裝有母雞小雞的“雞籠”作賀禮;鄰居、族親以燭炮為賀,親友則贈送大鏡、家具、甚至電器等貴重物品。除此之外,閩南還有送“母舅聯”的習俗,即主人的舅舅要送一副賀聯,連同其他賀禮送上,“母舅聯”用于掛在廳堂正中,直到陳舊破損才取下。“除了電器、家具,還添置了新的生活用品。”小施表示,新家的東西都是全新的,寓意一個新的開始。
B雙腳踏入來,富貴帶進來
待到搬家日,小施與父母備齊了東西,于當晚臨近12點時搬入新家。“這個家的主人是誰,誰就走在前面。”小施表示,家人“入厝”時的排序十分有講究,有主次、長幼之分。更為特別的是,每個人“入厝”時都不能空手,都要帶著家中的金銀財寶、掃帚、畚斗等物品,象征將財氣帶進新厝,閩南語中有“入門發”的說法。
“雙腳踏入來,富貴帶進來。”伴隨著吉祥的閩南語四句,主人踏入了新家。據老一輩人介紹,以往“入厝”時,全家人還會高聲大呼“進啰!”直到所有人都進去才停止,有的還需跨過燃燒旺盛的火盆。“走進新家后,我們便打開了家中所有的燈,還打開了水龍頭,有財源滾滾、新氣象的意思。”小施告訴記者,自己作為閩南的年輕一輩,對于這些傳統習俗有所不知,大多都是在長輩的指點下完成,“我們還拿起掃帚在家里掃,象征財寶掃進屋。”
進入新家后,人們通常會進行敬拜地主、天公等儀式,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這些習俗有所精簡,大家通常備上“五谷”“四季”“三牲”“果合”等傳統民俗食品,虔誠敬拜,以祈求今后的生活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C親朋好友斗陣添旺氣
在閩南人眼中,“入厝后宜開爐火。”搬入新家的幾天里,小施宴請了親朋好友前來做客。“人多熱鬧,他們的到來為我的新家增添了人氣、旺氣。”小施表示,這一習俗在當前也有了新的含義,因為如今大家工作繁忙,平時的聯系多是網上聊天,這便是一個難得的相聚的機會。
鄭天應介紹,在閩南人的習俗中,主人常在當天中午設筵,款待前來慶賀的親友鄰居,賓主盡歡。在農村,大戶人家也會通過演戲酬神來慶祝。總之,大家都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地慶祝喬遷新居,每一項習俗都有金玉滿堂、子孫興旺的期盼。
“新厝新氣象。”搬入新家后的小施認為,這預示著一個好的開始。而“入厝”的傳統風俗讓他感受到了滿滿的儀式感,“仿佛看見美好生活如圖畫般徐徐展開。”
?。ㄓ浾吆P/文顏華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