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游人成旅行社“克星”
游客臥底式打假急壞旅行社 是否合規(guī)引爭議
游客臥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風景,只收集旅行社違規(guī)證據(jù),事后向旅游部門投訴拿賠償……近期,沈陽出現(xiàn)了一批“打假游人”,有旅行社認為,“打假游人”以獲利為目的,涉嫌敲詐。而一些游客則點贊,認為“打假游人”熟悉旅游法律法規(guī),不僅幫吃了苦頭的游客出頭,還能對旅行社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游客臥底式打假是給旅游市場治病的“啄木鳥”還是另有動機?“打假游人”的出現(xiàn)引發(fā)社會熱議。
現(xiàn)象 33名“打假游人” 被旅行社拉黑
據(jù)媒體報道,5月20日,“打假游人”武善保參加了沈陽光輝旅行社的“營口溫泉一日游”。一路上,他與大巴司機和導游親切聊天,詢問大巴車有沒有營運執(zhí)照、導游是否有導游證。拿到合同和行程單后,他仔細翻閱條款,一一對照是否更改了路線和項目,宣傳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并全程拍照。3天后,他以旅行社宣傳溫泉治療疾病功效過于夸大、承諾“露天溫泉”實為“室內溫泉”、因年齡超過60歲加收團款20元三條為由,投訴到旅游局。經(jīng)協(xié)商,沈陽光輝旅行社賠償其2200元。
沈陽市旅游業(yè)商會會長于波介紹,沈陽市多家旅行社已將33名“打假游人”納入接待“黑名單”,實際上,“打假游人”的人數(shù)比這還多。
云南華夏國際旅行社負責人潘女士介紹,去年一位外地游客在云南結束行程后,表示整個行程不像組團社承諾的那樣,自己玩得不開心,要求旅行社賠償3000多元團費,以及違約金等費用合計2萬元,不然他就要在網(wǎng)上曝光行程中記錄的影像資料。潘女士說,這名客人對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辦法很了解,但協(xié)商過程中他既不愿出具與組團社簽訂的旅游合同,也不拿出其所列舉旅行社存在問題的證據(jù),最終旅行社沒有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