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3日訊 記者從國家旅游局獲悉,近日,國家旅游局發布了《2017全域旅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全域旅游發展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兩年來,全域旅游從提出到試點,從實踐到提升,從創新到突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域旅游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成效初顯。
“1+3+N”綜合體制改革效果顯著 “多規合一”有突破
報告顯示,到2017年5月陜西省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區、市)、155個地(市)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已設立旅游警察機構131家、旅游工商分局機構77家、旅游巡回法庭機構221家,旅游市場綜合監管體制機制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其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都成立了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91個地市中有60家成立了旅委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機構;407個縣中有80家成立了旅委。
報告認為,所有的創建單位都在積極推進旅游規劃創新和規劃管理創新,大力推行多規合一,在體制機制與技術層面實現突破。以下做法值得借鑒:一是把旅游局作為規委會的副主任單位或成員單位。二是把旅游納入國民經濟社會規劃和其他產業規劃之中,要求相關規劃(如城市總體規劃、農業規劃、林業規劃、交通道路規劃、水利規劃、村鎮規劃等)將旅游元素融入進去。三是建立“多規合一”的大數據庫,以信息化為手段,納入的信息涉及發改、規劃、國土、環保、旅游等多部門的空間規劃數據及業務數據。四是各部門之間空間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辦理及審批流程優化,通過“多規合一”平臺進行業務協同和審批管理。五是規范和完善旅游主管部門參與項目會審制度。全域旅游將推動國民權利制度、產業制度、產權制度、部門法等改革,從而引發整個社會的變化,成為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的破冰產業。
統計改革亮點不斷 區域統籌發展機制正在形成
目前,86%的創建單位對旅游統計制度進行了改革創新。湖南、黑龍江、吉林、山東等地積極探索有效的全域旅游統計指數和統計方法,出現了一些亮點和突破性工作。湖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針對全域旅游發展“大口徑”與部門統計“小范圍”不相適應、旅游統計軟硬件平臺建設與旅游統計發展不相適應、“全口徑”的統計數據與“小行業”的管理職能不相適應等諸多問題,積極探索創新旅游統計的方式方法,使旅游統計更好的服務全域旅游發展。黑龍江省建立旅游統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副省長任總召集人,全面統籌全省旅游統計工作,有效整合部門統計資源,建立健全涉旅統計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利用部門大數據完善旅游統計數據收集、整理、評估、分析工作,真實、準確反映全省旅游市場狀況,為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判斷形勢、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天臺縣建立1725家產業測算的單位名錄,并實施了網上統一報送。
報告認為,各地的做法總結起來,旅游統計工作的亮點:一是要有統計制度;二是要有統計隊伍;三是要有統計經費;四是要有反映旅游運行的關鍵統計指標體系;五是要與旅游大數據融合;六是能夠可視化展示和輔助旅游決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