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有市民在朋友圈發文稱,生肖兔應從正月十四立春算起,也就是說,今年立春后出生的孩子才屬兔。真是這樣的嗎?正月初一出生的孩子算不算兔寶寶?針對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廈門文化界的專家。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文化學者黃堅定說,現在大家都認為,生肖是從正月初一算起,其實是錯誤的。生肖對應的本來就是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天干地支共同組成中國古代傳統歷法紀年。所以在“論天干地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立春”節氣應該是新年的開始。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于現代的春節,生肖屬相也是從立春之日算起。一直到民國時期,民國政府才把春節改到陰歷正月初一。“元旦”之名本來屬于陰歷正月初一,也被劃撥給了公歷1月1日,“立春”則被還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不再是節日。“今年立春是正月十四,按照古代歷法,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這段時間出生的孩子,應該屬虎,而非屬兔。”
不過,黃堅定也承認,學術界對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從正月初一開始算生肖已經約定俗成了,如果更改,大家很難適應。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原副會長胡明宜認為,立春在農歷年初無固定的日子,如果以立春為歲首,生肖屬相轉變與立春相隨,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對普通民眾來說太過復雜。所以至少要跟緊一頭,也就是把正月初一作為歲首,即一個生肖的開始。“更何況雖然古代的算法和現在不同,但現在已經形成慣例,全民皆知了,所以沒有必要去更改。”(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