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
離任演說19次談到遺憾提起華科大“學位門”,
檢討“我的官僚使學校失去了糾正的最佳時機”
李培根
如果今年不卸任的話,李培根明年的畢業演講,主題或許會是“靈魂”。從2010年的“記憶”,再到“未來”、“遠方”,直到去年的“告別”,有細心的學生發現,李培根前一年講稿中的最后一句話,往往就是下一年的主題。
遺憾的是,在任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9年之后,今年4月,因年齡問題,李培根正式卸任。等不到畢業典禮,在宣布任免決定的會議現場,他提前對師生做了最后的演說。這一次,他的主題是“遺憾”。
這篇2000多字的講稿,李培根一共念了13分鐘,他口中的“遺憾”一共出現了19次。參會人士提供的會議音頻顯示,會場里擠坐了340多名師生,大家無不動容,有些人甚至眼中含淚。
“這些年,學校的發展有一些頗為遺憾的地方?!毖葜v中,李培根說,除了一些學科發展不盡如人意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還未落到實處;多數學生未能脫離類似“教育生產線”的培養模式。
李培根曾在小范圍內部講話中表示,自己心中的大學校訓應包括獨立、自由和責任,但他在這次演說中遺憾地表示,當自由、良知被某些僵化意識所遮蔽時,作為校長的自己仍不聞不問,“即便對于希望有一點涂鴉自由的學生們,我也沒有公開發出任何聲音。在此,我要就我的沉默向他們表示歉意?!腋械竭z憾,大學的治理結構存在缺陷?!薄啊畬W位門’事件我不僅感到遺憾,且頗為痛心。我的官僚使學校失去了糾正的最佳時機,傷害了部分學生及校友的感情。”
“從民間出來的話題,他總能捕捉到,自我啟動危機公關,向學生解釋。”一名畢業生說,2007年的“學位門”(因不滿學校給二級學院文華學院學生頒發本部的學位文憑,部分學生在校內BBS和天涯論壇上發帖抨擊學校)促成了李培根和學生見面會制度化。當時有學校高層認為李培根不應站出正面回應,但他仍選擇走到學生面前。
這場離任演講會后,學生們在校論壇上熱情發帖:根叔,謝謝你!遺憾我的畢業證上不是您的簽名!但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根叔”!
4月1日中午12點19分,華中科技大學的官微,發布了一條名為#“根叔”再見#的圖文微博。文中說:“根叔”雖已卸任,但大學精神需要“根叔們”把“根”留下,高等教育的體制改革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根叔”來推動。
背景鏈接
李培根,1948年出生,湖北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起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因2010年畢業典禮演講頗受學生歡迎而走紅網絡,學生們評價說“我們的世界,他都懂?!?/P>
李培根離任演說節選
●我希望學生們能很好地面對過去與未來。既要知道革命先賢輝煌而悲壯的歷程,也要了解我們自己歷史上的錯誤、丑陋、恥辱等。
●我還感到遺憾的是,我們的學風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人做學問,行忽悠之能事,或則應景,或則奉命,有奶便是娘;有的人風骨全無,媚態幾許;極少數人甚至違規違法。在他們那里既沒有學者的斯文,更無士人的高貴與尊嚴。所有這些趨利而忘義的現象雖發生在少數或個別人身上,卻并不鮮見于我們的校園。
●誰都贊成大學生應該有健全的人格,但是我們的大學在這方面所承擔的責任是不夠的?!斂吹侥承W生心靈田園荒蕪的時候,心靈被役使的時候,自然會感到我們的人格教育是有缺陷的。長期以來我們黨提倡“實事求是”,但在我們的課堂中,在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中,究竟給他們灌輸了多少不實事求是的東西?我也曾希望我們的人格教育、公民教育不要被意識形態所淹沒和遮蔽,也曾想過能不能稍微改變一下。然而,作為校長的我卻膽怯了。如今只能徒有遺憾了?。ňC合 新京報 齊魯晚報 中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