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技藝:保護古技藝 代代永流傳
蘇垵先輩留下的“黑茶古”制作技藝,可追溯至明朝崇禎年間,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于清康熙年間開始生產“黑茶古”“黑急燒”“黑倫砵”,目前已傳至陳氏三十一世“樹”字輩子孫。
在閩南,老一輩人對“黑茶古”并不陌生。“黑茶古”壺胎薄,傳熱快,保溫好,燒開的水甘洌可口,沖泡出的茶水口感醇厚;“黑倫砵”燉的雞鴨鵝肉飄香四溢。
“黑茶古”非遺技藝傳承人陳樹芳
“黑茶古”手工陶藝是蘇垵先輩對手工制陶技術探索、開發的結晶,承載著幾代蘇垵人的制陶情懷。如今,在梅溪河畔,蘇垵村建起了“黑茶古”傳承體驗館。
陳樹芳老先生展示“黑茶古”手工陶藝品
陳樹芳老人,2016年獲評泉州市級非遺傳承人。陳樹芳13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學做“黑茶古”,一度靠這門技藝營生。如今,隨著年歲增長,他慢慢明白,傳統手藝傳承的重要性。
在傳承體驗館里開展親子互動游戲
蘇垵村依托傳承體驗館,開設學校第二課堂,開展文化交流、現場制作及展示等活動,還將“黑茶古”設計為新式的碗碟杯盞,作為文旅伴手禮,不斷推廣“黑茶古”非遺文化。
敬老院工作人員與老人做游戲
此外,蘇垵村注重民俗傳統節日,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主題活動,經常在敬老院、體驗館、“黨建+”鄰里中心舉辦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營造老少同樂、鄰里和諧的美好生活氛圍。
孩子們在蘇垵村的公園里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