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走省時間
違規都是家常便飯
膽戰心驚
陶志明騎車跨越雙實線
25歲的江西小伙陶志明,是一家小飯館的老板兼廚師,一個月前,他成了一名美團送餐員。
1月12日,為了讓記者跟得上陶志明,美團圣湖站的負責人把他設置為新人,這樣平臺派到他手上的單子最多不會超過3單,他就可以放慢速度。“最多一次接過9單,而且都不超時,送完都虛脫了”,這才是他的常態。
陶志明的第一個訂單要送兩份餐,兩個地址他都不熟悉,只能導航過去。一路上,他騎在機動車道上,途中不時掏出手機看導航,速度一點也沒減,轎車在他旁邊呼嘯而過,看得記者膽戰心驚。
就算陶志明把速度降到60碼,記者也常常跟丟,他要么是拐進哪條小巷子,要么騎著車突然逆行跑到對面車道。“這樣走省時間,違規都是家常便飯,當然要眼疾手快,保證自身安全。”平常送餐,陶志明都騎到80碼,他說騎快車是有經驗的,到路口,眼睛要看得遠,手里要帶著剎車,有水的地方不能突然減速,不然會滑倒。
最大改變
“顧客花了錢叫餐,你怎么能給人臉色看!”送餐1個來月,陶志明最大的變化是把暴脾氣給改了。他曾遇到一個顧客,不說自己的具體位置,一定要讓陶志明自己找,后來實在沒辦法,只好自己賠了25元餐費,“不給,他就要差評了,我自己忍忍就過去了”。
“給個五星好評吧!”把餐送到顧客手里,如果這么顧客態度很友善,陶志明會笑著加上這句話,獲得一個五星好評,后臺會給現金獎勵。陶志明說,所有禮貌語說完后不能多說話,說多了反而會讓人反感。
為了多跑幾單,他每天帶兩個饅頭在身上,跑餓了就啃饅頭,把時間省下來送餐。商家找不到、路線不熟,陶志明的訂單常常超時。他常給顧客打電話賠禮道歉,或者自己掏錢買飲料補償,好在客戶大都很理解,沒給他差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