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永春縣醫院骨科創新推出無陪護模式,經過半年平穩運行,這項旨在優化就醫體驗、減輕家屬負擔的服務改革,收獲廣泛認可,以“陪而不護、溫而有度”為醫療服務創新注入活力。
上午8點,永春縣醫院骨科病房內,護理員正熟練地為患者刷牙洗臉、喂水喂藥。因手腕受傷住院的陳阿姨,子女忙于工作無法時刻陪伴,在無陪護病房,護理員不僅照料其日常生活,還在護士指導下協助康復訓練。數據顯示,推行無陪護模式后,骨科病房家屬陪護率大幅下降,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持續攀升。“按鈴后護理員馬上就到,對子女少的家庭來說特別好,希望能多推廣。”陳阿姨稱贊道。
無陪護模式即患者治療期間,由專業陪護人員提供全程照料。經規范化培訓的護理員與醫護團隊緊密配合,依據護士開具的照護處方,為患者提供24小時全方位服務,涵蓋生活起居、康復護理與心理安撫。護理員組長吳文堂介紹,晨間護理包含基礎生活照料,后續還會根據患者病情安排康復運動,患者隨時按鈴,護理員即刻響應。
該模式實行“一對多”護理,依患者病情與需求制定個性化方案,費用合理且70%可納入醫保報銷。永春縣醫院骨科副護士長鄭小燕舉例,一對一看護日費用280元,而無陪護模式下,自理能力最差的A 級患者自付僅約70元,大幅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在人員管理上,骨科配備專業護理員,由護理部、護士長、第三方護理員組長協同監管,護士每月開展兩次專業培訓并定期考核。自試點以來,無陪護病房已服務超270人次,通過醫護與護理員聯合查房,讓護理更貼合患者需求。(陳培芳 陳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