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生態之困
“野豬多了,說明生態好了。”泉州市野動站站長楊文暉說道。泉州依山伴海,安永德等地山多林密,隨著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鄉遷移,山村中大多只有老人留守。人走了,林木密了,野獸們曾一度被極度壓縮的活動空間,開始擴大,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當屬野豬。
數年之間,因為退耕還林等政策的實施,生態不斷恢復。“但是這種恢復卻是有不足的。”有林業專家表示,老虎、云豹等都已絕跡,野豬缺少天敵,繁殖又快,如無必要的人工干預,野豬只能泛濫成災。
收獲
據了解,全國近20個省市都曾經或正在演繹著“人豬大戰”。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教授蔣志剛認為,“全國野豬應該以百萬的數量級來計算,狩獵是控制野豬數量的重要途徑”,但因野豬為國家保護動物,群眾被禁止捕殺,有可能導致農作物一再被破壞,良田荒廢。
狩獵之困
據介紹,近幾年,我省下發通知,允許各地組建狩獵隊,獵捕一定數量的野豬。但受困于各種因素,2015年泉州允許獵捕野豬限額850頭,實際獵捕僅有306頭,“這從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捕獵野豬的難度”,楊文暉說,比如泉港惠安等地,由于客觀條件限制,還沒有組建狩獵隊。
湖洋狩獵隊成立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隊員們稱,一代代傳承下來靠的是對這份具有挑戰性職業的愛好與不舍,但現在他們也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打獵很辛苦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一般人都不愿干。
德化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分管領導介紹,德化經過審批的狩獵隊有4支,但如今獵人大多上了年紀,狩獵活動也漸漸停止。此外,今年年初,縣公安局在調查中發現,狩獵隊的獵槍使用年限久遠,老化嚴重,有的甚至已經不能使用。
補助之困
“現在狩獵隊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經費不足。”湖洋狩獵隊黃志旬說,隊里除了他和另一名隊員算專職獵手外,其他人都有其他工作,因為單靠捕殺野豬是難以養家糊口的。記者了解到,永春桂洋狩獵隊捕殺一頭野豬,有時可以獲得100元的補助。而湖洋狩獵隊則稱沒有金額補助,只是野豬肉歸他們自行處理出售。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失,由地方財政負擔。但究竟是哪級財政,法條并未明確。相關人士表示,這也導致除一些保護區外,各級財政均沒有列出這樣的一項開支,村民難以得到補償。長此以往,不少村民耕作的意愿會降低。
黃志旬向記者展示可用于夜間的紅外線望遠鏡
建議
有針對性獵捕 完善補助機制
“這幾年時間來看,泉州區域的野豬活動還是處于基本平衡狀況。”泉州市野動站站長楊文暉介紹,野豬缺少天敵,通過人工組織狩獵隊捕殺野豬,實現了生態的平衡。泉港等地野豬數量并不多,但由于活動范圍在村民精耕細作的農田,因而反應比較強烈,如果當地申請捕殺,部門根據情況會快速做出處理。“防止豬患,捕殺野豬,操作過程中確實還面臨不少問題,需要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
據介紹, 2014年3月,福建省林業廳、公安廳、財政廳、農業廳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野豬危害農林業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野豬危害農林業較為嚴重的區域,縣(市、區)政府要以鄉鎮為基本單元,逐一研究、制定預防和控制野豬危害農林業的防控目標和具體措施。凡野豬危害農作物面積超過耕地面積1%以上的鄉鎮,均將依法組建專業性、季節性護農狩獵隊,或者聘請專業護農狩獵隊,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野豬實施獵捕;同時進一步落實惠民便民政策,完善獵捕野豬的補助和獎勵機制,做好農耕區野豬危害防范生產設施的修建和農作物種植品種的調整。(記者 蘇勇 陳明華)
野豬檔案
名字:野豬(又稱山豬)
天敵:虎、狼、熊、豹等(現在為護農狩獵隊)
配偶:一夫多妻制
繁殖:一年一般兩胎,一胎可達六七只以上
活動:橫行全國近20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