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少林花拳是少林古拳法中的稀有拳種,傳說為泉州少林寺護寺拳藝之一。清代時期,隨著部分身懷絕技的武僧散居于民間,少林花拳也隨著散播于閩南各地。在鯉城就有一個身懷此“絕技”的女拳師,她就是鄭英秀。
“花拳出手敏捷,打不露形,講究寸勁!”今年54歲的鄭英秀身段輕盈挺拔,有著不一般的精氣神,動作柔中帶剛,左盤右扭猶如迎風擺旗,起落進退宛若行云流水。她用雙指和頭就能倒立,一掌打來壯漢也難以撐住,習武幾十年,不僅獲獎無數,而且培養了一批花拳新秀。
2017年,少林花拳被列為泉州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鄭英秀則成為泉州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泉州少林花拳研究會會長。
心懷“江湖”,年少時迷上花拳
據《少林古拳譜》記載,泉州學府路的兩位私塾老師——周蒼玉、周潤玉兄弟,是泉州少林花拳的開山祖師。二人將此拳傳于林朝泰,林朝泰又傳于鄭連來、郭愚。
上世紀80年代,泉州少林花拳武師鄭連來重新出山,鄭英秀就在此時拜在鄭連來門下。“我性格活潑,從小跟著房東的兒子學過五祖拳,16歲時正式拜師學花拳。”隨后,站樁、劈腿、壓腿、踢腿,鄭英秀從手型、指法、拳法、肘法、步法等入手,每一步都穩扎穩打,力求練好基本功。
“那時候很喜歡看武俠小說,心中也有個江湖,路見不平便會站出來勸說。”鄭英秀回憶往昔時笑了,她說雖然練功壓腿很痛,但對武術的摯愛似乎消弭了那些苦和痛。高中之后,鄭英秀曾到泉州罐頭廠打工,開過回收廢紙皮的店鋪,當過啤酒促銷員……她邊打工邊學花拳。
歲月漫漫,時光的雕琢讓鄭英秀漸漸悟出少林花拳的奧秘:“花拳屬于柔拳一脈,介于五祖拳和太極拳之間,從無力到有力,其奧妙主要不在招式,而在勁力的處理上。”
英姿颯爽,會耍獨門兵器燕子鐺
習武加跳舞,鄭英秀看上去比同齡人年輕許多,走起路來氣質挺拔,跳起舞來婀娜多姿,練起武來英姿颯爽。跳縱花拳、響扎、千字打等花拳套路,她早已嫻熟老練,耍起九峰刀、紫云槍、青峰劍等器械,更是虎虎生風。
最關鍵的是,她還會?;ㄈ莫氶T兵器燕子鐺。燕子鐺為少林花拳獨門兵器,為雙手短兵刃,因外形酷似燕子身形而得名。鄭英秀耍燕子鐺時,騰挪閃跳柔中帶剛。如今,在泉州花拳的同門師兄妹里,只有她一人能使燕子鐺。
上世紀90年代,年紀輕輕的鄭英秀就成為國家二級武術裁判,隨后在泉州做了十幾年武術賽事裁判,曾獲得“道德風尚裁判員”稱號。與此同時,她幾乎每年都參加武術賽事,時至今日,參加過的武術表演與比賽達數百次。
這些年,鄭英秀四處“征戰”,獲獎無數,榮獲福建南少林國際武術大賽女子長器械金龍獎、泉州少林武術專場表演武英獎等,并在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器械、拳術)中獲得兩金,在第十二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比賽中榮獲兩銀,幾乎是戰無不勝。
培養新秀,熱心“孩子王”受熱捧
上世紀90年代以后,少林花拳漸漸沒落,名聲遠小于同為少林寺拳藝的五祖拳。“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少林花拳,也希望它能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讓這門拳藝真正傳承下去!”2005年起,鄭英秀和師兄鄭昆淵、陳向明設立了“泉州少林花拳傳習基地”,精心培養了一大批花拳新秀,劉志雄、潘崢穎、洪俊聰、黃程輝等諸多得意門生都由此走出。
從2008年至今,鄭英秀和師兄們幾乎每天都去到芳草園練習少林花拳,經常為青少年傳授少林花拳技藝。“大家口耳相傳,學的人越來越多。”教學中,鄭英秀不僅傳授花拳要訣,而且還給孩子們解析老拳譜《花拳經》的要義,讓他們聽得懂、學得會、練得好。
“她人好、教學用心,最難得的是有愛心,經常自費帶孩子游玩,遇上家長沒空,還會把孩子接到家里吃飯。”學生家長馬大姐對鄭英秀贊不絕口,“孩子們很喜歡她,都叫她‘孩子王’。”
數年來,鄭英秀和師兄們為傳承花拳費盡心力,學生們也不負眾望。2015年,她的學生們參加國際南少林傳統邀請賽,奪得三金、四銀、三銅;2016年8月,學生潘崢穎在全國武術之鄉武術比賽中榮獲少年組拳術、器械兩枚金牌;2016年11月,學生們參加國際南少林傳統武術比賽榮獲四金、三銀、八銅;2017年6月,她的7個學生在鯉城區中小學武術比賽中獲得十金、四個獎杯。而今,更多的學生還在沿著鄭英秀的光榮足跡成長著。(來源:泉州網 騰訊大閩網 武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