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記憶叫學霸課本也是筆記本
為什么學霸能成為學霸?他們手中有何學習法寶?
學霸們會告訴你,無他,唯手熟而已。
其實,學霸們是有法寶的,比如筆記,比如錯題集,再比如活頁本……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麥彬彬 李波玲
筆記大多回歸書本
“我的筆記多記在課本上,大多補充在知識點旁,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基本不會刻意去整理一本本的筆記。”今年泉州文科高考狀元蔣書凝介紹,她的政治、歷史書上滿是筆記,她認為最終的復習都要回歸課本,這樣做筆記有利于她在復習時不斷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此外,蔣書凝還有一樣學習法寶“活頁本”,這是她自己整理的從題目、課本得到的啟發。蔣書凝舉例,尤其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她會在活頁本里先列出常見知識點的體系,如地形、氣候等知識點,由于活頁本靈活,方便隨時攜帶復習。除了常見的知識點,她還會把做題時遇到的不懂、做錯的題也整理到活頁本中,等理解透徹后她還會在邊上記下做題啟發。
法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整理活頁本時,針對不同學科蔣書凝也有不同的方法。“政治、歷史的知識點,我多記在書上,而且這兩科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其實是不適合把知識點再抄到活頁本上的。這兩科的活頁本我只有很薄的幾張,主要記一些答題術語和注意事項。”
蔣書凝總結,要善于總結每場考試甚至每次做題中的缺陷,不斷查缺補漏,回歸課本,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靠復習逐步積累自己的底氣,底氣越足,心態就越好。
“自己的記憶方式”
今年的泉州市理科高考狀元鄭妍彥表示,自己并不會刻意整理一本又一本的筆記,她的筆記本翻開基本上是英語筆記,其次是依照老師要求整理的生物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熟悉的話對鄭妍彥來說并不適用,她認為寫多了反而讓自己更凌亂。
“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整理,不用刻意。”鄭妍彥說,平時在寫作業、做習題卷的時候,她就會將不熟悉的知識點寫在題目旁邊,反復鞏固強化記憶,下一次再遇到時,正確率就高了。
在高三總復習時,各學科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回歸課本。鄭妍彥很贊同老師的話,“課本的知識點摸透了就差不多了”。鄭妍彥認為,平時簡單補充在課本旁邊的筆記可能過后自己很少會再去看,但是寫過一遍就有個印象,而她也不喜歡寫得太亂。
“拿課本出來看看,不要去模仿別人,要有自己的記憶方式。”這是鄭妍彥總結出來的。
有一種家教叫學霸 爸抓學習 媽管興趣
泉州市高考文科狀元蔣書凝三年前也是泉州市的中考狀元,名副其實的女學霸,原來是有基因遺傳的。蔣爸爸是廈大研究生畢業,蔣媽媽也是高校畢業生,如今是高中老師。他們對女兒的影響就是讓她愛上學習。
蔣書凝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綜合能力很強,這要歸功于他們一家人鐘愛的旅游。很小的時候她就會獨自照看東西,大些讓她做旅游攻略,提前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風俗人情、特色美食等開闊眼界。
鄭妍彥顯露出數學方面的天賦是在三年級,鄭爸爸從那時候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她,這才練就了鄭妍彥今天富有邏輯性、系統性的理科思維。
鄭媽媽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會側重于培養女兒的興趣。“根據她的興趣,讓她去涉獵各方面的才藝技能,有個感性的初步認識。”而在媽媽的引導下,瘦小的鄭妍彥在運動方面也不輸給他人,堅持運動的好習慣讓她在高三時仍然會保持每周至少一次的運動,確保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