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房很開心,政府的關心讓我們很感動!”12日,在德化縣南埕鎮前鋒村,因去年“莫蘭蒂”和“鲇魚”臺風而受災的危名注一家搬入新居,成為該縣首個搬新家的重建戶。當天,鎮村干部還給他們送來春聯道賀,讓這一家人喜不自禁。
鎮村干部為危名注的新居貼上春聯
舊屋換新房 老人樂開懷
危名注的新居位于前鋒村主干道旁,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共有2層半、7個房間,總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現工程已接近尾聲,工人正抓緊對新居進行室內裝修工作。“真沒想到,我還能再建新房,住上這樣寬敞明亮的房子。”68歲的危名注對這棟新房子非常滿意。
原來,危名注的老屋在新房對面的山坡上,土木結構,十分老舊。“莫蘭蒂”和“鲇魚”兩次臺風相繼來襲,造成山體滑坡,把老屋后山的電線桿沖了下來,泥水也灌進整個屋子。
“那天晚上還好村干部叫我們轉移到村部,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受災當晚,危名注仍心有余悸。災后,房子后方滑坡嚴重,已經不能居住,他們一家一直暫住在村部。
重建加速度 3個月建成
臺風過后,經工作人員鑒定,危名注家符合災后重建政策,需要異地重建。為了加速受災村民災后重建,早日入住新房,南埕鎮在土地審批等環節開通綠色通道,重建房屋的地址確定后,就讓村民邊審批邊建房,加快重建速度。南埕鎮相關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到重建工地巡查,指導村民重建工作。2016年10月初,危名注的新房開始動工,他每天都到施工現場,就等著搬家這一天。
危名注夫婦年紀較大,干不了體力活,平時在外工作的三個兒子就輪流回來幫忙。“現在也沒有太大精力蓋房子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建兩層半已經非常滿足了,今年兒孫們回來終于能住上新房了。”老人開心地說,最后那半層可以曬東西,還能儲藏東西,真是太好了。
“老人在農村里沒房子住肯定不行,不管怎么樣也要回來蓋,這里也是我們出生的地方,在老家總要有個歸宿。”危名注的兒子危科說,“困難也只是一時的,在政府關心下,災后我們又有了新家。我們兄弟幾個會齊心協力把日子越過越好。”(通訊員李宏圖 許華森 鄭梅英 記者陳明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