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員全副武裝行進在林間小道上
防火巡查微信截圖
11月15日上午11時,德化縣上涌鎮后宅村護林員肖玉僑帶著另外兩名小組成員,騎上摩托車進山巡查森林火險安全情況。
每輛摩托車上都帶著一把劈刀、一臺修剪機、一臺風力滅火機、一把鐵掃把等撲火機具和森林防火宣傳設備,還隨車攜帶了一臺廣播喇叭。準備停當,出發之前,肖玉僑招呼另外兩名護林員,三人站在一起,再掏出手機,“咔擦”一聲完成了一張自拍照。隨后,肖玉僑將這張自拍照發到了“撲火指揮”的微信群上。
與此同時,在德化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黃志森主任看了照片之后,立即回復道:“巡山做到全副武裝,好!注意安全。”
德化縣森林防火“撲火指揮微信群”是德化去年率先在全省推出的一個森林防火指揮工作群。“一方面方便護林員巡查信息交流匯報,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對護林員的監督監察管理。”德化縣林業局紀檢組長李金寶說。
連片巡查“全覆蓋無盲區”
“森林火災重防范,嚴控火源是關鍵。”“點點煙頭火,可毀萬畝林。嚴禁一切野外用火。”……肖玉僑車上的喇叭不斷地播放著森林防火的宣傳標語。正在林邊地里干活的村民黃謙玉停下手中的活,側耳仔細聆聽著。
德化擁有林業用地面積268.9萬畝,森林覆蓋率78.4%,森林資源總量位居全省第10位,沿海六地(市)第1位,是我省森林防火重點區域。同時,德化農村地廣人稀,留守人員以農業生產為主,生產用火相當頻繁,火源管理點多、線長、面廣,難度較大。而過去,巡查力量分布不均衡,巡查沒有全覆蓋,護林員在火源巡查中大多單打獨斗,對違章野外用火行為制止、查處往往不力。
今年以來,德化縣實行“分級響應、聯合執法、連片巡查”,制定《德化縣護林員火源巡查管理規定》。由若干村連成一個片區,劃定巡查線路,力求做到火源巡查全覆蓋,火源管理無盲區,再由片區若干護林員組成聯合執法小組,每小組巡查人員不少于3人。按照不同高森林火險等級分別啟用50%、70%、100%的護林員,由各管護單位組織協調,制定巡查計劃,統一行動。
據悉,實行巡查聯動新機制以來,德化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和受害面積下降明顯。“經常可以看到護林員來巡查,遇到村民在田地里燒稻草雜物的,都會上前阻止、提醒安全用火,還發放宣傳材料,講解森林防火知識。”黃謙玉說,“這樣好啊,經過他們提醒,我們也會更加小心,注意防范。”
微信督查“有圖有真相”
“建立微信群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種聯動機制。”黃志森說。護林員每次出去巡查,都要求他們進行實時定位,并拍照上傳到微信群里,哪個鄉鎮沒巡查、裝備有沒有帶齊,圖片一看就一目了然,可以及時督查或指導。而且,一旦發生森林火災,還可利用微信及時報告,上傳下達,減少中間環節,快速反應,提高效率,可謂一舉多得。
黃志森向我們展示了微信群里的聊天記錄,每天都有大量的圖文在群內直播,確實是“有圖有真相”。這之中既有護林員日常的巡邏照片,也有護林員現場勸阻野外用火的視頻、圖片,內容均來自各林業站、護林員。為了讓全體護林員都掌握使用微信技能,他們還專門開班培訓,使之能熟練發送巡查活動圖片、視頻、位置等信息。
為保證森林防火新機制的正常運行,在常規監督的基礎上,德化還成立由林業、財政、紀檢、效能、鄉鎮等組成的督查組,成員也同時被拉進這個微信群,實時動態督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我們會及時督查防火裝備等專項資金的走向。”德化縣財政局紀檢組長吳榮樞表示。至于鄉鎮,同樣要隨時隨機抽查本鄉鎮護林員的出勤情況,“護林員一旦被抽查到不在崗,或者在本責任區發生森林火災的,都要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處罰,嚴格兌現獎懲。”上涌鎮紀委書記鐘志華如是說。(寇婉瓊 林婉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