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租了6千平方米的廠房,如今在古洋工業區的廠房有2.65萬平方米,全部自己使用,生產車間更寬敞,今年產值有望突破3千萬。”日前,佳匯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繼榮信心滿滿地說。
近年來,德化縣龍門灘鎮立足“城郊”區位優勢,以“雙園驅動”戰略為核心,通過5G智慧工廠建設、產業鏈協同發展,實現從傳統農業鄉鎮到工業強鎮的轉型。同時,黨建引領下的“三區聯創”模式,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繪就產城人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畫卷。
雙園驅動構建工業發展新引擎
“我們公司是較早一批搬進園區的,70幾個員工中有一半是外地的,離我們幾百米就有的公租房,公司在那租了10幾套,員工都可以走路上下班。”豐弘機械公司法人鄭友聰表示,該公司做陶瓷泥料生產和原材料自動化設備,設備銷往全國各陶瓷原料產地及土耳其、巴基斯坦、東南亞等國家。
近年來,龍門灘鎮以古洋工業園和蘇洋工業園為核心,打造“雙園驅動”產業格局。古洋工業園已入駐企業160幾家,其中規上企業20家,2024年工業固投達14.58億元,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縣第一。陶瓷產業占比近80%,機械、包裝等配套產業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唐碩陶瓷作為轉型標桿,搬進古洋工業園標準化廠房后,啟動5G智慧工廠建設,引進成型機臺等智能化設備,建成智慧窯爐及智能制造指揮中心,實現生產數據實時監控與能耗精準管控。“從制造到‘智造’,產能較過去翻了一番,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騰訊20萬套中秋陶瓷禮品訂單。” 企業總經理高翠華介紹。
據悉,蘇洋工業園一期(城東工業區新材料產業園)規劃面積727畝。聚焦陶瓷原材料和裝備制造產業,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化項目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兩大園區形成協同效應,2025年一季度完成工業固投2.43億元、同比增長12.88%,規上產值2.25億元、增長44.74%,成為縣域經濟增長新極。
近年來,古洋工業園建成標準化廠房33.3萬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職工公寓等1400余套,常住人口超4500人;蘇洋市政道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配套工程相繼投用,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精準賦能激活產業轉型內生動力
“我家在上亭村,離工廠大概7公里,十幾分鐘就可以到了。中午在工廠的廚房里做飯,老板還給我們準備了大米、油、醬、醋……”在鑫洋陶瓷有限公司,忙著給瓷坯擦水的員工蔡婉麗高興地說,她在家里還養了些雞、鴨,生活工作兩不誤。
龍門灘鎮緊扣“城郊工業強鎮”定位,實施精準招商策略。圍繞陶瓷產業鏈,繪制招商地圖,主要領導帶隊赴核心區域開展靶向招商,成功引進北京諦聲科技、傲頓科技等項目,2025年一季度簽約項目2個,意向投資2.8億元。
總投資80.28億元的德化抽水蓄能電站作為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項目,涉及房屋征遷30座、土地4500余畝。鎮政府組建四個征安遷工作小組,于6月15日實現全部81戶安置補償協議簽訂,簽約率達100%。
同時,該鎮推行“五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設立園區企業服務管理辦公室,出臺《工業園區管理辦法》,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針對企業用工難題,創新“3215”返鄉就業獎補政策,累計為園區輸送專業人才66名,吸引固定勞動力600余名。
“古洋社區建立資源共享、企業需求、服務項目‘三張清單’,選派‘兩委’成員擔任駐企服務員,解決園區道路、物流不暢等問題20余項。”古洋社區黨支部書記徐佩玲說,華世公司自籌資金700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及生活辦公用房,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黨建引領鍛造轉型發展紅色引擎
“龍門灘鎮創新推出‘社區、園區、廠區’三區聯創模式,以古洋社區黨支部為核心,整合三方資源,建立聯席會商、聯動協作、聯建共建機制。”龍門灘鎮副鎮長寇富尚介紹說,龍門灘鎮每季度召開黨建聯席會,協商解決企業用工、基層治理等重難點問題12個,打造全縣首個標準化園區三區聯創樣板。
依托閩隱文化創意、鑫洋陶瓷等企業平臺,建設非公黨建示范點,設置企業黨建會議室、智能制造展示廳,組織行業沙龍、座談會等交流活動20余場,形成“黨建引領、企業協同、資源共享”的發展格局。古洋社區黨支部書記徐佩玲表示:“通過三區聯創,我們解決了園區道路、企業用工等問題,讓企業能專心發展。”
同時,龍門灘鎮組建“海絲先鋒”黨員突擊隊,在抽水蓄能電站征遷、安全生產排查等重點工作中發揮先鋒作用,一季度走訪企業6家,摸排隱患7條,均全部化解。推行“分級調度+會商聯動”機制,主要領導牽頭召開項目調度會7場次,現場解決征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30余項。
值得一提的是,該鎮將56項重點工作納入鎮村績效日常考核,建立“工作清單、問題清單、交辦清單”三張清單,由鎮紀委聯合督查收賬組跟蹤問效,形成“比學趕超” 的干事氛圍。古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整合便民服務、便企服務等6大功能,推出錯時延時、幫企代辦等服務模式,累計辦理事項1200余件,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
從陶瓷產業“智造”升級到雙園驅動格局成型,從項目攻堅突破到黨建引領賦能,龍門灘鎮正以“城郊工業強鎮”的姿態,為山區鄉鎮產業轉型提供可復制的“龍門灘經驗”。隨著抽水蓄能電站、蘇洋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的深入推進,這座昔日農業鄉鎮正加速繪就產城人融合共生的現代化圖景。
(記者 許華森通訊員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