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鏗鏘踏歌行
——市工商聯服務民營企業發展見聞
1月8日,冷風撲面,夾著細雨直往人脖子里鉆,路上的行人一再裹緊了衣服。這天,三明市佳禾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卻溫暖如初。
“在市工商聯的幫助下,10年來未能解決的難題解決了,我們公司終于可以進入新的生產階段了。”公司董事長林志孟回想近日發生的事,松了一口氣。
佳禾公司是我市一家集化工設備、冶金設備、路基橋梁設計、制造、安裝為主的制造型民營企業,因為合同糾紛,缺乏有效溝通,公司與某國企展開了一場10年的“拉鋸戰”,嚴重影響了公司擴大再生產。這也成了林志孟多年來的一塊心病。
事情在去年有了轉機。2018年11月1日,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后,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市陸續出臺了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讓民營企業發展迎來了歷史性機遇,這給我市廣大企業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有了這把“尚方寶劍”,上月11日,市工商聯與市中院聯合邀請民營企業家舉行座談會,就出臺《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20條措施》征求意見和建議。一周后,這20條措施正式發布。
“這些在訴訟服務、保全措施、司法調解、權益保護、破解執行難等方面服務民企的‘干貨’,很接地氣,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座談會后,某企業負責人有感而發。
每到年底,討薪問題是關注的熱點。今年初,市縣兩級工商聯和市直屬商會著手對央企、地方政府和國企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進行摸底,為“限時清零”做好準備工作,這讓廣大民營企業對欠款終于有了盼頭。
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佳禾機械公司與某國企的糾紛引起重視。“從我打報告到問題解決,才3天時間,這么多年的難題解決了,今后發展企業我也更有信心了。”林志孟認準了工商聯為“娘家人”,感謝它為企業辦了實事好事。
民營經濟要健康發展,民營企業家也要健康成長,而加強教育培訓和引導企業自我教育,是讓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之一。
去年,市工商聯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核心內容,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商會宣講、集中培訓等方式,先后舉辦專題輔導講座、學習會等110多場,培訓企業家5000多人次,引導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把握發展機遇,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全力推動我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回鄉投資創辦了福建旭牧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縣委、縣政府給予了很多幫助,克服了很多困難和問題,目前項目即將建成投產,這都得益于黨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在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后,將樂縣上海商會常務副會長李恒章感慨地說。
目前,全市有民營企業總數約4.17萬家,占全市企業總數88.9%。全力做好服務工作,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對推動我市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為服務非公企業發展,市工商聯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非公企業服務中心后,積極探索“236”工作模式,無償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審批代辦、司法調解等“一門式”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受理訴求71件,已協調辦理解決69件,辦結訴求滿意率達100%。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關鍵一年,“今后市工商聯將繼續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廣大民企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共同推動我市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小鋒說。(記者 鄭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