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人員對下戴河、護城河入河排水口倒查溯源,通過外觀、氣味等判斷水源性質,對于錯接混接的污水源秉持 “不錯過不漏過”的原則,發現一處堅決整改一處;清理完護城河與下磨溪連通工程箱涵渣土后,破堰通水……連日來,荔城區積極開展護城河和下戴河兩條建成區河道黑臭水體治理。
據悉,護城河位于城市中心區,長達2.1公里,下戴河長810米,兩條河道終點均在馬宮舊村荔秀橋,周邊樓房密布,住著許多居民,生活垃圾長年堆積,加上泥土淤積,導致部分地方斷流,成為斷頭河,水體出現黑臭情況。開展黑臭水體治理以來,荔城區重點從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沿河排污口截污、生態補水四個方面開展治理,并對建成區河道沿岸雨污合流的進行改造,實施雨污分離,修建污水泵站,污水排放納入城市污水管網。為了給下戴河生態補水,該區從上游附近鋪設了一條管道,直徑50厘米,長有650米,連接到延壽溪,每天從延壽溪抽水約2萬立方米入河,進行水體置換。在下戴河下游附近,則新建了一座20平方米的抽水泵站,從下戴河引水入城,使城區整個水系都活絡起來。
目前護城河和下戴河黑臭水體治理基本完工,并委托第三方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公眾滿意度均達到91%以上。
(何晉生張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