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內涵——
“一生長樂”名副其實
采風團深入長安村調研采訪。
采風團來到長安村,正趕上“長安集市”開街,游人摩肩接踵,好不熱鬧。長安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林雯丹介紹,“長安集市”正好補上了吃喝玩樂購中“購”的一環,也是當地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在集市中,許多產品都以樹葡萄為原料。這一“外來物種”如今已發展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據悉,村里2018年開始種植樹葡萄,2年內就初具規模。后來,為進一步提高產業附加值,村里推出采摘項目,并對樹葡萄果實進行深加工,聯合廠家打造樹葡萄干紅、樹葡萄果飲、樹葡萄果醬等,為鄉村振興打開路子。
事實上,樹葡萄只是長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十余年,長安村從“后進村”步步晉級,從改變村容村貌到完善基礎設施,在一產的基礎上,向二三產業謀出路,創新推出“長安一日游”等旅游產品,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幸福長安”旅游路線。2024年,長安村累計接待各類團體、散客18萬人次,村集體收入達215.17萬元。聽完林雯丹的講述,采風團感觸頗深。大家紛紛感嘆:“這就是‘幸福路’呀!”
在閩江河口濕地,采風團成員使用望遠鏡觀鳥。
長安村內,一撥撥游客見證了鄉村振興。在閩江河口濕地,采訪團又看到一群群候鳥為生態保護的成果“站臺”。
近年來,在閩江河口濕地監測到的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鴻雁、翹嘴鷸、三趾鷸、鐵嘴沙鸻、針尾鴨、環頸鸻等16種鳥類的最大種群數量,已超過全球或遷飛路線種群數量的1%標準,這片濕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實現了從“人鳥爭地”到“人鳥相互成就”的華麗轉變,閩江河口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采風團參觀閩江河口濕地博物館。
今年初,喜訊再度傳來——《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64次會議期間,濕地城市認證獨立咨詢委員會聯合主席宣布,第三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名單計劃新增31個城市,9座中國城市中,福州榜上有名。這意味著,在濕地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雙贏之路上,福州走在了世界前列。
“這次采風活動內容豐富,每個點都很有特色,比如琴江村體現了人文底色,和平街挖掘出了長樂人的集體記憶,猴嶼鄉把僑文化發揮到很高的水平。總體來說,這場活動有一條貫穿的主線,就是對‘一生長樂’幸福品牌的感知。”吳敏表示,通過這次采風,收獲頗豐,對“一生長樂”的美好愿景充滿期待。(記者 金麥子 余少林 蔣雅琛/文 陳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