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4月20日下午,“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兩岸原創歌曲評選頒獎盛典在福建大劇院舉行,一首鄉愁四溢的開場樂隊表演《故鄉的云》,喚起了現場觀眾思念家鄉之情。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副局長甄澄,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張遠,省文聯主席陸開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崔杰,福建日報社總編輯潘賢強,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楊曉冬,省臺辦副主任陳志勇,省文旅廳副廳長肖長培等領導嘉賓出席頒獎盛典。
頒獎盛典現場。
以音為媒、以樂破題。這是一場聚焦海峽兩岸、面向全球華人華僑音樂愛好者的大型原創音樂盛會。當天的頒獎盛典群星璀璨,大咖云集。金兆鈞、葉佳修、張明敏、林從胤、陳建平、黃秀清、章紹同、鄭君勝、楊宗南、李春波等海峽兩岸100多位音樂唱作人齊聚,見證“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頒獎榮耀時刻。
一等獎頒獎。
去年5月,“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 兩岸原創歌曲評選活動啟動,面向海峽兩岸音樂創作人、音樂愛好者、唱片公司、社會團體,征集原創音樂作品,設立華語組、方言組、學生組等三個組別。
經過全方位發動以及在兩岸音樂業界的邀請創作,活動共計征集到近600件參賽作品,其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2位音樂人共創作117首。在評選階段,投票平臺有效總播放量近726萬次,總投票量近310萬票。通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華語組、方言組、學生組獲獎作品各6件,還有10件作品被評為“優秀歌曲”。這些作品,充分發掘閩臺兩岸靚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底蘊,飽含著海峽兩岸音樂人的創作激情和聰明才智,展現的是藝術魅力,彰顯的是家國情懷,抒發的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依依深情。
二等獎頒獎。
三等獎頒獎。
頒獎盛典現場,與會領導嘉賓為“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華語組、方言組、學生組一二三等獎獲獎歌曲,以及“十佳優秀歌曲”頒獎。
融合新潮rap說唱和莆仙戲的歌曲《兩岸情》。
“兩手相握跨海峽,海上娘娘保世人平安,華夏足印相通在對岸,舉杯對月來你我共慶歡。”現場,一首融合新潮rap說唱和莆仙戲的歌曲《兩岸情》上演跨越時空的“邂逅”,令人耳目一新。這是本屆海峽情華語組一等獎作品,由原創音樂組合涵城日記與莆仙戲花旦演員鄭超凡聯袂演繹,通過莆臺共同的媽祖信仰、民俗文化,表達了“兩岸一家、同宗同祖”的情感。
兩岸音樂唱作人傾情獻唱。
現場,兩岸音樂唱作人傾情獻唱,重溫了經典歌曲,用聲音構建起一條時光隧道。香港歌手張明敏帶來了20世紀80年代火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愛國歌曲《我的中國心》,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摯愛深情,聽完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隨后,臺灣校園民謠奠基人之一葉佳修,以及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金兆均、福建省音協副主席肖山等上臺,和張明敏一同分享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時光記憶,并即興演唱《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等多首歌曲,帶領我們重回美好校園時光。張明敏、葉佳修還合唱了《爸爸的草鞋》,并和臺下的兩岸音樂人互動,同唱《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點燃全場熱情。
第二屆“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音樂作品網絡征集評選活動啟動。
第二屆“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音樂作品網絡征集評選活動也在頒獎盛典正式啟動。參加頒獎盛典的領導共同上臺,按下屏幕上的黑膠唱片,開啟第二屆“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音樂大門。有“金耳朵”之稱的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建平上臺致征集倡議書。
歌曲《青春舞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委網信還舉辦“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絲情”活動,將邀請新疆音樂家協會、寧夏音樂家協會,作為陸上絲綢之路分賽場協辦方進行音樂作品征集初選,并將邀請海內外音樂人,奔赴福建、新疆、寧夏三地進行采風創作活動。現場,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歌手——阿卜杜拉耶娃·詩琳帶來歌曲《青春舞曲》,用歌聲傳遞著友誼與和諧的力量。
基地授牌。
頒獎盛典現場,還進行了首個兩岸音樂交流創作基地授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傅鴻城登臺為“愛歌曲音樂”授“海峽原創音樂產業基地”牌。
以歌為橋·情牽兩岸,鄉音共話·融合發展。頒獎盛典在活動主題歌曲《我把家鄉唱給你聽》中圓滿落幕,臺灣歌手胡士瑛和蘇靜、莊松煒、林輝3位大陸歌手共同演繹,呼喚著兩岸音樂人用不同的鄉音與曲風,讓家鄉的美傳出去,傳達跨越海峽的故鄉情感。
演唱主題歌曲《我把家鄉唱給你聽》。
評選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指導,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省文聯主辦,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省音樂家協會支持,省音協流行音樂學會、省音樂推廣協會、省網絡直播協會、QQ音樂協辦,東南網承辦,愛歌曲音樂執行,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