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這一消息,讓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委員、福建省委會副主委,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局長賴應輝激動不已。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賴應輝提交了關于持續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的提案,提出進一步鞏固優質糧食工程成效、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切實有效的建議。
作為深耕糧食領域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賴應輝對自己的定位是做糧食安全的守望者。
令賴應輝感到欣慰的是,我國糧食安全工作卓有成效,突破性進展不斷: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有關方面正抓緊起草;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通過《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第二批67家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獲得授牌……
過去的一年,賴應輝的足跡踏遍省內主要糧食產區,同時赴東北等我國糧食主產區開展大量調研。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將繼續聚焦糧食安全話題。
如何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是賴應輝今年關注的重點。
“糧食從播種到餐桌,需要經過種植、收獲、收購、運輸、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雖然我國糧食產后減損取得可喜成績,但是,受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的糧食產后損失還是比較大。”賴應輝建議,要廣泛宣傳糧食產后減損的重要性,將糧食收獲、收購、運輸、儲備、加工、銷售各環節的節糧減損工作列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加強糧食產后減損技術攻關,加大基礎建設和資金投入,制定節糧減損技術標準規范,持續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