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馬車來看,2017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236.0億元,增長7.3%。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49.0億元,增長9.8%,消費再次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而在進出口領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進出口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去年山東實現進出口總額17823.9億元,增長15.2%,比上年加快1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0.1%,進口增長22.2%,分別比上年加快8.9和15.4個百分點。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8.28萬人,比上年增長6.0%,完成年度計劃的116.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4%,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物價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同時,2017年末山東省常住人口首次超過一億,為10005.8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0.58%,比上年末提高1.56個百分點。
省管企業利潤創六年來新高
盡管目前第三產業增加值已經超過第二產業,但作為工業大省,制造業依然是山東經濟的基礎和重要推動力量。對比2016年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山東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2017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價格結束了2012年以來的連續五年降勢,全年出廠價格上漲5.5%,購進價格上漲7.3%。據了解,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狀況與趨勢的重要指標,被稱為社會總供給的“晴雨表”。全國PPI數據曾經連續54個月下降。而山東的這項指數轉降為升,也說明了山東工業生產已經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利潤也是評定一個區域工業發展水平的標準。2017年全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6.9%,實現這一數據7年來的首次增速回升。其中,省管企業實現利潤430億元,創近6年來新高。同時,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7770.6億元,同比增長11.6%,預計全年工業利潤也會保持在11%以上,而2016年工業利潤只增長了1.2%,2015年工業利潤同比下降1.6%。利潤是衡量和判斷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裝備制造業成工業增長主引擎
此外,按照工業門類來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遠遠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已經取代資源能源類行業,成為我省工業增長的主引擎。而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僅增長3.6%,低于規模以上工業3.3個百分點。行業、產品向產業鏈中下游延伸的趨勢更加明顯,這一點在有色和鋼鐵行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同時,新興產業、綠色產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高技術行業增加值連續12個月保持10%以上的較高增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預計達到35%,比年初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大氣污染防治設備、水質污染防治設備、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3.5%、30.7%和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