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巡視“利劍” 營造清明政治生態
來源:求是網
作者:山東昌邑市委組織部 謝秀華
近日,全面從嚴治黨大型紀實紀錄片《巡視利劍》在央視播出。透過一組組鏡頭,我們看到,曾經意氣風發、頤指氣使的高官們,如今紛紛跌下權力的“神壇”、鋃鐺入獄,王珉悔了,蘇樹林哭了,武長順白頭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利劍”始終舉頭高懸、劍指四方、震懾常在,其強度、力度、效果更是前所未有。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是國之利器、黨之利器,是懸在黨員干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彰顯的是黨中央堅定反腐的決心。權力失去監督是災難禍害,私欲失去約束是洪水猛獸。惟有讓巡視的“利劍”始終高懸,才能對廣大黨員干部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將“潛規則”、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等貪腐現象“一網打盡”,不斷扎緊管黨治黨的制度籬笆,還黨內政治生態一片潔凈天空。
深化政治巡視。政治性是貫穿巡視工作全過程的根本特性,必須堅持政治巡視定位,強化巡視政治展位。對巡視組而言,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科學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對照黨章黨紀黨規,緊盯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聚焦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突出問題,并及時如實反饋,從嚴抓好問題整改。對各級黨員干部而言,必須將巡視監督作為一種提醒和愛護,堅決摒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栽花、少挑刺”的庸俗思維,主動接受監督,學會在監督下干事,習慣在約束中工作,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對黨忠誠負責上來。
堅持問題導向。黨紀如尺,量出高矮胖瘦;監督似網,慮出真假美丑。開展好巡視工作,關鍵在于抓住問題這個風向標。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執紀審查的案件中,超過60%的線索來自巡視,像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和遼寧拉票賄選案,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巡視工作就是要發現和反映問題。”巡視組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將發現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當好黨中央的“千里眼”,綜合運用好個別談話、調閱資料、巡視調研、詢問、個人有關事項核查等,瞪大眼睛發現問題,不放過“蛛絲馬跡”,火眼金睛找出“老虎”“蒼蠅”,肅清“烏煙瘴氣”,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形成震懾常態。唐代御史韋思謙講過,“不能動搖山岳,震懾州縣,為不任職”。巡視要形成震懾態勢,就必須用好專項巡視、全覆蓋巡視、巡視“回頭看”、暗訪式巡察、交叉巡視等手段,帶著問題去,盯著線索查,形成精準震懾、整體震懾、持久震懾的強勁態勢;要多殺幾個“回馬槍”,讓心存僥幸的干部感到震懾常在,使問題干部無處藏身;要對發現的黨風廉政、“四風”等問題,把握好節奏,分清輕重緩急,該反饋的反饋給巡視對象,該移交的及時移交給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辦,確保件件都有著落,贏得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充分信任。(謝秀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