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除了跳廣場舞、給子女帶孩子外,政府還希望你有新的選擇。
最近,遼寧在出臺的一份人口文件中提出“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引發網友熱議。
這份名為《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的文件要求——
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充分發揮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作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逐步完善職工退休年齡政策,有效挖掘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培訓,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
老年人越來越多
在出臺這份文件的背后,是遼寧已經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生育率下降,勞動年齡人口不斷減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口流出。
遼寧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遼寧的16~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2941.0萬人,而2017年減少為2886.2萬人;2016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947.6萬人,占21.64%,2017年這一數字增加到998.4萬人,占22.85%。
退休教師們參加活動的資料照片。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遼寧自己也在文件中直指問題所在:
2016至2030年全省人口老齡化將加速發展,高齡化趨勢明顯,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客觀上將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減弱人口紅利,加大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等公共服務壓力。
而從全國視角來看,其實,這項政策并非遼寧首創。
小新發現,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就提出:
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幫助有意愿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貧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培訓或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勞動脫貧或致富。推動用人單位與受聘老年人依法簽訂書面協議。
退休老人。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根據預測,2030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比2015年減少8000多萬,45-59歲大齡勞動力占比將達到36%左右。
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降,老齡化加劇,意味著人口紅利減弱,勢必影響社會活力、創新動力和經濟發展。
要緩解這個問題,必須通過全面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而除了提高生育率外,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成為應對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