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
8.0%
相比人工智能,人類的另一個無法被機器模仿的特質就是同情心和情感交流技能,因此,在保姆這類真正需要情感投入的職業中,機器人盡管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要求,但終究很難代替。
健身教練
7.5%
近些年,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減肥顧問”“人工智能健身項目”層出不窮。機器人作為減肥顧問,能夠比人類更加客觀具體的看待問題,而且機器的算法全面精準,幫助人類減肥的效果將會更好。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比不上看見一個真正練出了八塊腹肌的教練有激勵效果。
藝術家 3.8%
音樂家 4.5%
科學家 6.2%
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工智能如何完善,對人類而言,創造力、思考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是無法被模仿、被替代的最后堡壘。
律師、法官
3.5%
人類的另一個無法被模仿的能力,就是基于社會公義、法律量刑和人情世故作出判斷的微妙平衡。法律不是一塊死板,不是可以計算、生成的代碼,法庭上的人性博弈更是機器人無法觸及的領域。
今年七月,一款可以借助 AI 免費給人做法律指導的聊天機器人正式在全美 50 個州上線,開發者稱其為“世界上首個機器人律師”,但它的功能僅僅是幫助不懂法律的普通人寫出符合格式要求的申訴狀而已。
牙醫、理療師
2.1%
當代醫療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介入了機械操作,外科領域尤其。但人類醫師無論在倫理上,還是在技術操作上都很難完全被取代。而在牙科這個技術要求極高的領域,盡管很多手術,比如 3D 打印牙齒植入,已經可以由機器人完成,但在整個過程中,依然離不開人類醫師的診斷和監督。
建筑師
1.8%
近年,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所謂“人工智能建筑師”被開發出來,但這些系統能完成的工作僅僅是畫圖紙而已。而建筑師真正賴以立足的創意、審美、空間感、建筑理念和抽象的判斷都是機器難以模仿的。
公關
1.4%
就連人類自己,也很難去模仿那些人情練達者的社交能力,更何況不具備情感反射的機器人。但很好笑的是,今年七月,國內的一家公關公司宣稱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公關機器人”,但它的實際功能只是為客戶撰寫公關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