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還處在我們能夠影響他們的年紀里,我們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去影響、去提高孩子的學業和未來的就業能力,但對孩子如何選擇婚姻、如何經營婚姻,我們投入的心思和精力很少。當孩子已經長大,我們都很難影響的時候,我們又開始著急:為什么他/她還不談戀愛、還不結婚?影響孩子的婚戀觀這對家長的要求就更高了,讀讀這篇文章,作為家長,還真是條無盡的學習之路啊。
世上多數的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努力去作一個成功的家長。但什么是成功的家長?成功家庭教育的最終檢驗是什么?是子女考入最高學府?是他們畢業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還是他們的功成名就?
我認為,上面列舉的那些可以是某種檢驗,但都不是最終的檢驗。那么最終的檢驗是什么?我說,最終的檢驗是子女的婚姻質量;是他們有生之年能否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在精神層面共同成長;是他們的親密關系能否帶給他們身心的滿足。
顯然,我把婚姻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我想,我不是持這種觀點的唯一的人。據說當比爾蓋茨被問到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的答案不是微軟,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他的妻子Melinda。
有的家長聽了這話該不干了。啊?我們負責他們學習好,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還不行啊?還要負責他們婚姻的質量?現在的婚姻又不像舊社會那樣包辦,都是自由戀愛,怎么負這個責啊?其實,這個責任不用家長有意識地來負,它是一個家庭教育質量自然而然的反映。孩子成年后吸引異性的能力,吸引什么樣的異性,擇偶的品味,還有對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歷程,自然而然就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水平,不是嗎?
在孩子成人之后,需要相對獨立作出的選擇主要就是兩項:就業和婚姻。就業固然有難度,但是和婚姻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今天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給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工作選擇和機會。即便是最初的一些工作機會不夠理想,又怎么樣?權當它們為學習機會好了。
但婚姻對大家的要求則要高得多。大家都知道,如果一次不成功,要重新選擇配偶談何容易?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后。尤其是我們華人,作為整個族群,全世界的華人都 有一種“為了孩子保全婚姻”的聲譽。多少名存實亡的婚姻,為了孩子,將就著;也為了在眾人面前的面子,接著在一個屋檐下將就著。離婚,對很多華人來說,不是一種選擇,因為他們認為離婚是一種恥辱,意味著公開承認一種人生失敗。
我當然不同意離婚意味著人生失敗這樣一種看法。雖說我認為婚姻是對原生家庭教育的檢驗,不等于我認為離婚就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完全失敗。婚姻像世間很多困難的事情一樣,怎么能要求它一次成功呢?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歷,一種成長過程。
但是我覺得婚姻對大家確實很重要,乃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承諾,不僅關系到自己每日的生活質量,還關系到子女的傳承,是一個涉及子孫后代的百年大計。所以,雖然困難,還是要努力爭取一次成功。一次不行,再找機會……如果遇不到合適的人,則應該寧缺毋濫。今天的多元化社會絕對可以也應該容納各種形態的生存 方式。無論結婚還是不結婚,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和夢想的權利和努力方式。而這份努力,從某種角度來說,可以不依賴于任何別人。
但是,畢竟一個和諧的家庭是人類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夢想和第一選擇,你懂的。可能有的網友要問了,那你作為一個家長,到底想怎么為孩子負責呢?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個兒子,我準備怎么去讓他為未來的家庭幸福做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