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分層次、不分群體、不分階段的“大而全的職業教育”階段,開辟一條既全覆蓋又差異化、既提高綜合素質又優化專項技能的“個性化職業教育”新路徑。
個性化的就業服務,需要改變以往高校大把抓的工作思路,搭建完善的信息服務系統,并有效拓展高校與用人單位的緊密對接。
就業不是到了大四畢業季的“一錘子買賣”,而是需要經過大一了解自我、了解職業,大二鎖定興趣職業,大三提升職業素養與技能,大四掌握求職方法并初步完成角色轉換的全過程。
從最初的迷茫與焦慮,到最后被好幾家大型企業認可,最終與一家國內知名航空公司簽約,南開大學2017屆畢業生楊鵬飛在這個求職季,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和喜悅。
因家庭經濟原因,楊鵬飛沒有在本科畢業后繼續深造,而是選擇直接就業。但在復雜嚴峻的就業環境下,作為本科生的自己,與碩士、博士和一大堆“海歸”畢業生相比,特色和定位究竟在哪里?簡歷該如何準備?求職面試的過程中,該注意哪些問題?一旦找工作不順利,該如何進行積極的心理調適,科學調整心理預期和求職方向?這些問題,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楊鵬飛,也困擾著如他一樣,首次面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
為此,南開大學在今年推出全新就業管理系統,精準記錄每位畢業生的個人情況、求職意向和求職動態,每天根據畢業生的實際情況和用人單位的用人意向,向畢業生推送個性化的就業信息,同時,通過輔導員、班導師和職業導師,為畢業生提供線下的求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