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上了985 211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的文章刷屏高校學生朋友圈。文章指出名校光環并沒有給名校學生帶來他們想象中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照樣工作難找、錢難掙,與身邊優秀同學的對比更讓很多普通學生感覺焦慮和自卑,這些文章引起了不少大學生的共鳴。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7%的受訪者發現名牌高校學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焦慮感和自卑感。據受訪者觀察,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是沒有突出的才藝(50.9%)和與身邊同學差距大(44.9%)。59.9%的受訪者認為這種現象反映出不同地區中小學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影響越來越大,56.3%的受訪者認為這反映出當前的教育難以有效減弱個人背景差距的影響。96.1%的受訪者認為,無論是不是身處名校,都應該保持主動追求優秀的習慣,才能實現對自身的認同。
受訪者中,53.0%的人是“985”、“211”大學的在讀或畢業學生。
72.7%受訪者發現名校學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焦慮感和自卑感
就讀于南昌大學的孫涵哲說,自己確實有一種學歷越高、壓力越大的感覺。“身邊優秀的同學很多,學校很多課程都是研討課,別人的觀點、想法都表達得很好,很多同學對時事、新技術了解也很深”。孫涵哲坦言,這帶給自己一種無形的壓力。